官渡区大力推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采取“四项举措”不断营造人才工作环境,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将人才资源优势不断化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新局面。
一、确保人才投入优先。为确保我区人才工作顺利开展,探索建立了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即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人才发展投入机制,一是制定了《官渡区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每年投入100万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培养、引进、奖励、关爱等工作,并随着财力增长逐步提高。二是切实落实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提取比例和使用管理。三是通过税收、贴息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用人单位、个人投资人才资源开发。
二、营造良好创业环境。在注重整体开发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高端引领,高层次人才载体建设,一是推进各类工作站建设,如我区云南邦格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获批立了“吴常信院士工作站”,为全区搭建高层次创新创业平台,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注重激励机制创新,营造人才发挥积极作用的有利环境,各类人才发挥效能。二是区委、区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激励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官渡区科技创新团队培养管理办法》、《官渡区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选拔培养考核办法》以及《官渡区关于报考全国社会工作者执业水平考试的奖励办法(试行)》等文件的落实,极大地调动了人才发展、创新作用。三是对团队及个人给予资金奖励补助,目前已对10个通过评审的区级科技创新团队,给予50万元奖励扶持,12名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证书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进行了每人1000-2000元的奖励,给予30名官渡区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授予荣誉称号列入培养,调动了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三、创新人才工作机制。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一是推行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的人才引进模式,在区科技创新创业园建立昆明北理工科技孵化器、在云南大学社会工作学院挂牌成立“社会人才培训基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人才培养的资源共享和成果互惠。二是突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柔性引才方式,探索以聘用、借用、学术交流、技术咨询等方式,广泛吸纳有充分自由支配时间、具有较深专业造诣的专家学者、离退休科技工作者到我区开展阶段性工作,为全区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提供智力支持。三是推进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的人才引进模式,通过经济发展引才、重大项目聚才。
四、健全人才服务平台。区人才办注重牵头抓总,依托人才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出实招、动真格地在全区营造爱才重才氛围。一是加大走访调研力度。区人才办主动改进工作作风,主动服务,经常组织人才主管部门深入企业、社区、学校开展实地调研,结合走访调研,了解人才所想,解决人才所急,帮助人才解决困难,提升人才归属感,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加大人才关爱力度。通过召开座谈会、茶话会、主动上门看望等形式,进行关心人才。区人才办从区人才工作专项经费中专门安排资金,对部分优秀人才进行了免费体检。三是加大人才表彰力度。充分利用各类媒体,通过树立典型、正面引导,广泛宣传人才先进事迹,增加各类人才的荣誉感,区委组织部“官渡先锋”微信平台先后对8名优秀人才进行了集中宣传报道。同时在全区“七一”表彰中还首次对15名优秀人才和3名优秀人才工作者由区委进行了表彰,努力营造全区爱才重才的良好氛围。
主办单位: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昆明市官渡区云秀路2898号官渡区国投大厦1号楼6楼 联系电话:0871—67171373
运维单位:昆明信息港 0871—65390101 昆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0871—12345
滇ICP备19011957号-1 网站标识:5301110005 网站地图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