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胜利召开。8月6日,中共官渡区委书记和丽川走进昆明广播电视台演播室,畅谈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加快官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举措。
陈娟:昆明广播电视台主持人
和丽川:中共官渡区委书记
主持人陈娟: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明确指出“以高质量发展决战决胜高水平全面小康”,官渡区作为全市排头兵,如何担负起重任,真正成为未来昆明城市新中心?
中共官渡区委书记和丽川: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十三五”这个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吹响了以高质量发展决战决胜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冲锋号。全会指出,“要用全面的眼光认清使命任务,谋划昆明发展,确保各县(市)区在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中主动作为有方向、聚焦发展有目标,形成既协调统一、又各具特色,既错位发展、又协同并进的发展新格局”。
市委从战略思路、发展方向、产业布局、项目建设等方面,深入分析研究各(市)县区定位,对官渡区确定了三个功能定位(即:昆明城市新中心、综合枢纽重要承载区、开放发展引领区),这是我们未来一段时期发展战略的政策依据和刚性要求。
官渡区充分借势借智借力,下大功夫对产业现状、发展优势、体系构建进行梳理、分析、研究,初步形成了空间规划、产业导向、片区改造、公共资源、政策导向“五图叠加”产业地图,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我们将紧盯以上三大定位,纳入“十四五”规划编制,按照市委全会的安排部署,主动担当作为,持续攻坚克难,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跨越赶超、奋勇争先,全方位各领域提高治理效能,推进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展示城市新中心的风采。
主持人陈娟:市围绕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安排部署,结合您刚才提出的目标,请您谈谈官渡区下半年将重点抓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
中共官渡区委书记和丽川:市委全会从疫情防控、项目推进、产业升级、改革创新、“三大攻坚战”、基本民生、提神振气、督查考核8个方面安排部署了下半年任务,对我们下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官渡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落实好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与全区经济社会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拿出城市新中心的责任担当,破局开路,砥砺前行,坚决打好防疫和发展两场硬仗,以优异的成绩确保“十三五”圆满收官,向市委、向全区群众交出一份圆满的答卷。
一是致力于复工复产,稳步提升经济质效。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抓实抓细支持企业共渡难关、推动复工复产各项措施,加快经济复苏。紧盯中央和省、市在开放发展、新增投资、金融信贷、项目安排等方面出台的一系列利好政策举措,认真谋划未来发展;落实好“危中寻机、化危为机”的要求,研究把握好自贸试验区大背景,聚焦“4321”产业结构(即:地产经济、会展经济、商贸物流、高端智造4个基础产业;大健康、文化创意、休闲旅游3个配套产业;数字经济、结算经济2个主导产业;服务贸易1个机会产业),以总部经济、中心经济为引领,推动全要素间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构建“创新引领、要素协同、链条完整、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是致力于夯实基础,加快城市更新改造。按照“大手笔、大魄力、大项目”推动城市更新改造,以巫家坝、滇池会展、金马凉亭、新螺蛳湾矣六四大片区为重点,高标准统筹规划建设,健全征地拆迁配套机制,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善房屋征收未经登记建筑和处理工作方案,制定专项矛盾纠纷化解行动方案以及城市更新改造容错纠错机制,出台征迁一线干部选拔任用具体办法,对168个城中村实施“一村一策”,今年完成所有前期工作,明年全面启动,如期实现三年完成全部城中村 拆迁任务。通过更新改造,进一步增强发展领先优势,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在百强区排名中实现争先进位。
三是致力于改革创新,激发发展动力活力。坚持用好用活改革创新“关键一招”,升级完善区级政府治理大数据平台,注重新技术应用,突出市场主体智能分析监管功能,提高区委、区政府决策科学性和服务企业精准性。持续深化“一核多维、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模式,健全“群众需要、书记吹哨、部门报到”等配套制度,系统化、整体化推动社会治理向现代化迈进,破解治理难题。持续做好“开放引领”这篇文章,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新一轮开放战略,以自贸试验区的思维、标准、要求,在产业转型升级、城市更新改造、生态文明建设、民生改善等各领域,大胆探索、善于创新,在更广领域、更大空间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四是致力于生态治理,不断优化人居环境。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将滇池保护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头等大事”,突出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压实河湖长责任制,圆满完成滇池保护治理“三年行动”任务。强化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和“环卫一体化”,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抓住“两个国际盛会”将在昆明举行的机遇,全面推进宝丰半岛片区生物多样性湿地示范建设,依托矣六街道南连接线片区,推进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示范区建设,着力完善路网、地下综合管廊等配套设施,美化优化市容环境,做优生态建设、精建细管,提高作为昆明城市新中心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五是致力于民生改善,满足群众美好需要。始终聚焦民生热点、回应群众关切,突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深入实施“三名工程”,推进持续增量扩优,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解决好“上学难”“上好学”的问题。加快区人民医院建设,稳步提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坚持“必须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的原则,千方百计稳定就业和扩大就业,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在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上持续用力,常态长效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群众。长效落实好脱贫不脱钩要求,继续做好对口扶贫帮扶工作,确保全面建成小康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六是致力于全面从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在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持续用力,坚决肃清白恩培、秦光荣等流毒影响。实施“固本强基”行动,推进“全国城市党建示范区”建设,做好“官渡红色先锋”等党建品牌创建,全面抓好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树立“实在、实干、实绩”用人导向,建立防错、容错、纠错“正面清单”,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让干部轻装上阵。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着力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来源:无线昆明 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