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官渡区民政局多措并举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的强大动力,用扎实有效的举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实际问题。
聚民意,了解各类群众需求
坚持问题导向,着眼群众所思所想,领导干部带头下沉群众家中开展问卷调查,深入了解高龄老人、困难群众、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的生活难题、所求所盼,将群众的“问题清单”列入“为民办事清单”,全局共制定“为民办事清单”65件,目前均已全部办结,切实解决了群众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暖民心,着眼困境儿童需求
成立官渡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8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全区建成“儿童之家”96个,开展线下活动16次,完成心理测评30份,服务人次达1500余次;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活动,让全区未成年人更直观了解未成年保护工作;“官渡梦想之家 一个也不能少”官渡区困境儿童关爱工程项目通过入户走访、健康体检、实际记录等形式做到一人一档精准管理、并根据不同孩子的情况开展专业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2021年为困境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费34.76万元;救助无人照顾、无人抚养等7名未成年人安全护送回昭通巧家、贵州毕节、湖南等地妥善安置。
惠民生,着眼老年群体需求
建设官渡区“1 8 N”养老服务体系,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智慧养老工作。建成2个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7个新时代老年幸福食堂,搭建官渡区智慧健康养老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现物联网与互联网对接,一张网覆盖全区养老服务,推广“官渡照护”社区居家上门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医、助乐等10项居家养老上门服务,2021年,“官渡照护”已开展服务21990人次,服务总时长15656小时;探索“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在全区8个街道成立了“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站,搭建起全区的社区互助养老体系,营造老年友好社区,实现“时间银行”的全覆盖,为社区高龄独居空巢老人建立数据库,为老人提供了323次入户探访服务,组织开展了53次活动老人的兴趣活动;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对我区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的通道、居室、厨房、卫生间等生活场所根据老年人身体情况进行改造,目前已为102户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了居家适老化改造。切实从老年人所思所想入手,解决实际困难、满足实际需求。
解民需,着眼困难群体需求
发挥社会组织专业优势,构建社会救助新格局,制定下发《官渡区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依托社会组织开展4项“物质+服务”救助工程,确保救助信息精准核对、救助需求精准对接、救助对象精准认定、救助服务精准实施,确保不断提升救助工作水平。2021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90次,其中送市救助站救助17人次,护送至医疗机构救治19人,资助或护送返乡11人次,救助行动中送少数民族特困供养老人前往寻甸社会福利院、链接社会爱心资源助力69岁流浪者复明等受到当事人及社会各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