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小板桥街道以推进官渡区“红色先锋·书记领航”项目为抓手,从组织建设、队伍配备、阵地完善、制度建设和服务优化入手,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强化居民区党建引领,推动小区治理更加精细,全面提升居民归属感、满意感和幸福感。
强化组织引领,把好小区治理“主心骨”。小板桥街道在辖区有市场化物业运行的商品房居民区中,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分布数量、分布情况等,按照“一个居民区一个支部”原则,对符合党组织组建条件的小区全覆盖新建立13个居民区党支部;对海云、金刚等已有居民区党组织但居民区党组织名称不规范的6个居民区党支部,重新规范更名居民区党支部名称;针对居民区党组织设置不合理的四甲社区,撤销原有8个居民小组党组织,合理调整党组织设置,重新划分4个居民区党支部。截至目前,共组建23个居民区党支部,覆盖率达100%。今年以来,推动辖区居民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6个,组建物业管理委员会1个,指导业主委员会成立党组织2个。由居民区党支部支部书记及委员进入物业交叉任职,参加物业及业主委员会重大事项和小区业委会资金使用通报会议,做到决策共谋、建设共管。居民区党组织成立后,坚持以落实居民需求为导向,切实加强党建引领,发挥好小区治理“主心骨”作用。辖区彼岸居民区党支部利用“心愿树”收集到小区居民“小区垃圾桶摆放点、对喷洒过农药的树木张贴警告标识、电动车充电安全、小区房屋老旧造成墙体脱落造成高空坠物”等问题后,党支部积极与小区物业多次进行沟通协调,最终让以上问题均得到了有效解决。
强化队伍配备,选好小区治理“领头雁”。按照党性强、组织领导力强、服务居民能力强等标准,选优配强居民区党支部班子,注重在退休老干部、居民中选拔党组织书记;对暂无合适人选的居民区党支部,由社区“两委”兼任居民区党支部书记。23个居民小区中,由不是社区“两委”班子的居民党员兼任居民区党支部书记的有12人,占比52.2%。其中,林岸馨宸社区4个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均由居民党员担任,每个居民区党支部由一个社区“两委”班子兼任委员。程东峰就是众多退伍军人身份的居民区党支部书记之一,自2022年1月担任枫林盛景居民区党支部书记以来,任劳任怨把自己的业余时间,都奉献给了小区居民。无论是在协调保洁员与物管的讨薪纠纷中,还是在邻里纠纷的协调当中,程东峰都第一时间与相关当事人取得联系,了解事情全貌后,积极组织双方进行沟通协调,立足将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将居民的“急难愁盼”解决在家门口。在程东峰的带领下枫林盛景居民区党支部真正成为了小区居民的“主心骨”,居民们无论有什么烦心事都会第一时间找到程书记,为他们排忧解难。
完善党群阵地,建设小区治理“主阵地”。以林岸馨宸、海祥、宝华、宏福社区为示范点,突出居民区党支部服务功能,统一标识,按照规范化要求建成标准化居民区党群服务中心,以各居民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推行便民、代办服务,在辖区居民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综合服务”窗口,为小区居民提供“一站式”代办服务,实施服务下沉并开展延时服务,最大限度方便居民办事。在宏福社区红星天铂小区设置“书记倾听室”,倾听党员群众心声;在宝华社区蓝光水岸公园小区党支部设置“民生议事厅”,让居民区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办事;在海祥社区久和苑居民区党群服务中心,推出每周三下午、每月最后一周上午提供延时服务及错时服务,为居民提供党组织关系转接、居住证办理、准生证办理、医保养报办理、就业创业证办理等事项,党群服务中心的建立让居民更有归属感。
优化网格设置,织密小区治理“一张网”。把社区内的党建和政法综治、民政、城管、信访、市场监管、疫情防控、应急管理等各类网格统一整合成“一张网”,合理划分28个居民区五级网格,每个网格由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兼任网格长,将社区工作人员下沉网格开展服务,确保居民矛盾纠纷、群众诉求第一时间解决在网格中。林岸馨宸社区根据居民区党支部分布将辖区划分为6个四级网格、9个五级网格,组建了121人的网格化管理队伍,构建“社区党委——居民区党支部——网格先锋岗——党员楼栋长”网格体系;海祥社区通过构建“1+2+3+N”网格治理模式,建立社区党组织到居民区党支部纵向联动机制,每个楼栋配备1个楼栋长(物业管家)、2名网格员、3名支部党员志愿者,每个网格员联系约230个居民户。网格员定期进楼栋、入家庭,了解群众需求,通过服务回应群众期盼。海祥社区网格员在对辖区外围环境进行巡查过程中,发现南站幼儿园正门前绿化带草坪缺失,影响了小区的面貌,6月1日,针对南站幼儿园正门口绿化带草坪补种一事的民主协商会议在社区二楼会议室召开,街道城管、海伦堡地产、海伦堡物业、街道联系点领导、社区党委共五方代表人员参会,切实解决了缺失绿化带由谁来修复及后期的维护问题。
健全服务机制,搭建小区服务“连心桥”。今年以来,小板桥街道通过落实居民区党支部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民主议事协商机制,构建社区和居民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和业主代表等沟通交流平台,协调住建、城管等职能部门通过“群众需要、书记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和社区“大党委”工作平台参与小区治理,研究解决小区居民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例如:奥宸橙郡二期属于开放式的小区,治安问题较为突出,奥宸橙郡居民区党支部充分发挥核心引领作用,联合社区党委、物业及居民代表召开联席会议,商讨解决问题方法,最终在各个路口安装了隔离墩及栏杆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位于后门跟中华小学中间的道路两旁的夜市烧烤规模较大,产生的油烟、油污、噪音严重扰民,居民已投诉到市长热线,海祥社区久和苑居民区党支部通过搭建“圆桌会”协商议事平台,协调街道城管、海伦堡物业等召开“圆桌会”,最终形成由城管主负责,物业及物业协助,小区党支部监督的治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