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以来,曙光社区党委着力丰富老年工作载体,坚持党建引领“发力”、网格服务“同力”、红色物业“助力”、居民自治“给力”,深入开展辖区老龄工作,不断满足老年人在生活需求,提升社区为老服务质量水平,实现“老年人事情有人管、老年人困难有人帮”的浓厚氛围,让社区成为老年人和谐乐居的幸福家园。
党建领航,把好老龄工作“方向盘”。社区党委将老龄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机制,成立老年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整合辖区20余家公共资源力量,通过落实区域化党建“双向认领”服务项目清单、党建同盟资源清单、辖区单位和居民需求清单,形成“网格五员”+“大党委”成员单位+“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党员+居民小区党支部党员志愿者+居民代表共同参与的社区网格化精细管理模式,使老龄工作真正成为社区党组织牢牢联系居民群众的纽带。建立“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保障机制和“1234”服务机制,打造集党建服务、民政、矛盾纠纷调解等“一站式”服务点,把资源力量下沉社区网格,实现公共服务事项与物业服务事项“一门式”办理,推进党的建设、基层治理、公共事务等工作“一网共治”,老年群众实现办事“少跑腿”,让组织优势、党建资源、服务功能实现最大化,辖区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稳步提高。
聚焦需求,建好爱老敬老“加油站”。建立“爱心食堂”,按年龄段给予老年人补贴,在传统节日还为辖区老年人免费发放传统节日美食,依托网格员和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饭上门服务,解决他们就餐困难的问题。将适老化工作与老居小区改造相结合,为小区配置健身路径、休闲座椅等公共配套设施,增设曙光“U”家、睦邻共享驿站、棋牌室等共享活动室,完成住房适老化改造4户,收回10余间门房值班室改造为暖心改衣铺、红色物业维修站等便民服务点,为老人提供低偿、无偿便民服务。社区通过改造,实现东区小公园与黎明路的纵向连接,打造起曙光社区“惠民苑”,在春节、元宵、中秋等传统佳节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辖区老年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提升。
强化服务,搭好温馨和谐“连心桥”。以“红色物业”为抓手,结合辖区老年人的需求,开展文明家庭、民主议事、纠纷调解、公益慈善、文体教育、邻里互助等活动,全方位拓宽老年人“服务网”、提升老年人服务“供给点”。成立“红色志愿者服务驿站”,在小区内组建心理疏导、爱心帮扶、法律咨询等志愿者服务队,强化对辖区老年人走访慰问,重点关注社区孤寡、空巢、残疾及生活困难的老人,对老年人开展各类爱心志愿服务。设立家庭医生工作站,就近为辖区老人提供健康咨询、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家庭医生签约3078人,累计提供服务4500余人,逐步实现老旧小区向幸福小区“旧貌换新颜”质的飞跃。
下一步,曙光社区党委将在提升为老年人服务质量等方面持续发力,致力提高老年群体生活品质,把贴心、舒心、安心的服务带到每一位老人身边,全力打造康养宜居、美满和谐的社区环境,托起老年人的幸福“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