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事业成败,关键在人。抓好“三新”组织党建工作,党务工作者至关重要。为全面展示我区“三新”组织党务工作者经验做法,即日起通过“三新”党建成果荟系列报道全区“三新”组织党建指导员、优秀党组织书记典型案例,供大家相互交流借鉴、共同提高进步,不断推进全区“两新”组织及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出新出彩。
我是官渡区金马街道十里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曹玲娜。我工作的十里社区历史悠久,以前的通京大道驿站、通京大桥、十里贡茶都在这儿,老昆明人都比较熟悉。社区辖区范围约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4000人。社区党委下设四个党支部,大党委成员单位共有11家,其中包含了云南滇约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昆明景臻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支部、云南速鲜商贸有限公司党支部等非公企业党组织。
“三新”党建相对是新事物,街道选派我担任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我内心也曾有过迷惘。通过边学习边摸索边总结,现在基本实现了从“新手”到“入门”的进阶,现将自己总结的当好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的三点心得体会同大家简要交流。
手把手教党务工作。非公企业抓经济是一把好手,但对于怎么抓好党建,大部分可能还是一知半解。如何帮助非公党组织快速熟悉党务工作呢?答案就是手把手教。比如,为提升滇约出行、景臻农产品公司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我和社区党委成员分工驻点指导,牵头推行“党建入章”,理清年度、月度党建工作要点,明确工作方向。在阵地共用的基础上,通过联合开展微党课、线下座谈、观看红色电影、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形式开好主题党日、“三会一课”,让党员学有所获。手把手带上路之后,再由支部牵头抓好日常党务工作。即便现在支部党务工作已经比较成熟了,我还是每周坚持至少到联系企业走访1次,与企业法人和管理人员深度沟通,建立良好关系,争取企业负责人对党建工作的大力支持。
实打实解决困难问题。网约车司机和蔬菜批发市场从业人员起早贪黑,工作强度大,劳动侵权风险高。由于他们本身工作性质的短期性、流动性、灵活性等特点,跟平台公司或者市场管理方不存在签订劳动合同的雇佣关系,那么怎么才能更好帮助他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和温暖呢?我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链接社区“职工之家”资源,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多次深入企业开展座谈,解决滇约出行司机加入工会问题,组织开展“提素质强服务,树形象展风采”网约车司机劳动竞赛活动,邀请联系指导企业员工参加街道、社区举办的普法宣传教育培训和法律咨询活动,增强党员职业获得感,提升企业职工依法维权能力。在企业支部成长过程中,组织春风送岗、夏送清凉、金秋送学、冬送温暖、传统节日慰问等暖心活动,通过关心关怀架起企业与员工、企业与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使党建阵地更加温暖。2021年11月,在区级部门和街道的关心指导下,社区牵头在滇约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设立了“十里社区工会联合会流动职工服务中心”,建成“网约车司机之家”,按照司机师傅的服务需求,在“司机之家”设立了法律咨询室、职工书屋、心灵加油站等功能分区,为司机朋友提供政策宣传、活动组织、休闲休息、心理疏导、技能培训等服务,让驾驶员在工作之余舒缓心态、提升业务、广交朋友。在我们的努力下,企业对党建工作从“配合做”到“主动抓”,网约车司机们从“旁观者”变为“支持者”,不少人主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心换心服务基层治理。为了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融入城市党建,更好服务基础治理,我们充分吸收指导辖区非公企业党组织加入社区“大党委”,大家难题同解,责任共担,最大限度激发非公企业党建的社会效用。比如,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非公企业党组织纷纷牵头组建企业“抗疫保障队”,由网约车党员、蔬菜批发市场党员专门负责隔离人员转运、疫苗接种接送、隔离人员蔬菜粮油保供,鼓励党员佩戴党员徽章、亮明身份,汇聚疫情防控期间最具战斗力的“尖刀”力量。日常工作中,积极引导非公企业结合工作实际,参加街道、社区环境卫生整治、无偿献血、困难慰问等志愿服务,通过党建联席会议参与社区商事决策,解决企业场地租期、乡村振兴农产品销路等实际问题,进一步形成非公企业深度参与基层治理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