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矣六街道星宇社区党委以“党建+”治理新模式为抓手,聚焦引领、服务、治理、融合、自治,推行“五维共治”工作法,积极探索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邻聚力”模式,打造“‘星’邻聚力,美好‘宇’共”党建品牌,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夯实为民服务根基,增强社区社会治理能效。
聚焦引领,做优组织体系。一是织密组织一张网。按照“一小区一网格一支部”原则,根据社区园区实际,建立5个居民小区党支部,优化居民小区党支部配置,构建起社区党委——居民区党支部——党员联系户的三级组织架构,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党建工作体系。结合社区治理工作实际,形成社区党委领导居民区党支部、园区网格、物业管理委员会、物业公司、基层协商议事委员会、助益帮帮团共同发力的“六位一体”基层治理格局。二是建全机制一把尺。扎实开展居民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居民区党支部工作机制,通过与物业服务单位“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加强对社区物业企业的监督管理;定期召开联席会,召集区属相关职能部门、街道、物业公司、业主、公共单位等,针对居民群众需求、物业管理服务、小区事项决策等内容展开商议;督促物业服务单位在申请使用专项维修资金、应急解危资金、机动车停车位分配、利用公共部位经营等重大事项向支部报告,并及时面向居民公示,切实加强支部对物业服务质量、小区治理等方面工作的统筹领导。三是凝聚共识一股劲。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载体,打破传统模式,采取小组集体策划、支委会讨论审核、小组互评的形式,创新开展特色“主题党日”。通过书记讲党课、先进党员讲事迹、老党员讲党史、特长党员授技能、广大党员献计策等方式,让党员轮流走上讲台,实现党员教育从“书记讲、大家听、听完走”到“组长讲、组员想、大讨论”再到“我分享、你评价、具体做”的转变,有效调动了党员积极性,让党员学习教育党味浓、形式活、内容实、活力足。134名党员主动按照自身特长、服务意向,亮身份、亮承诺、亮特长,化身社区治理的宣传员、服务员、调解员、民情员、联络员。
聚焦服务,延伸立体触角。一是阵地前移,服务延伸。依托星泽园片区党群服务中心、星辰园亲民会客厅2个服务主阵地,聚焦“15分钟服务圈”,设置居民会客厅、“代表委员”联络室、公共法律服务站、妇女、儿童之家等服务功能,让阵地真正成为居民身边的政策宣传站、先锋加油站、共治实践站、便民服务站和邻里交流站,进一步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在园区内凉风亭搭建“红色邻里议事亭”,打造“家门口”服务微阵地,定期召开“板凳会”,把党员、基层协商议事委员会、物业、业主代表聚在一起,共同研究解决居民身边难事,形成“大事共议、实事共办、难事共解”的良好氛围;设立“每周接待日”,针对社区各项便民服务办理流程、政策法规宣传、园区治理意见征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等开展现场接待咨询,畅通沟通渠道,发挥微阵地“连心桥”功能。今年来,累计协商议事50余件,已完成改造星泽园后门增设、小花园缺失绿化修复、停车场破损路面修复、改建电动车停放棚、安装电动车充电桩、园区商铺摄像头增设、占道经营整改等事项20余件。二是一站受理,服务高效。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以“网格服务点”为依托,设立“帮代办”服务窗口,给居民提供上门取件、送件服务,将最大限度地把低保、医疗、就业等多种公共服务事项办理权限下沉,让居民少跑路,缩短办理时限,提高办事效率。建立“全科+专窗”的模式,由社区党委书记担任中心负责人,设综合窗口1个,配备1名全科社工及1名B岗工作人员,定人定岗负责大厅日常管理及业务办理,将群众需办理的事项交至综合窗口人员,在承诺期内办结并交由窗口前台给办事群众予以答复。方便群众办事、咨询、建议、求助等,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三是党群协作,服务多元。整合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红色联商”联盟商户等共驻共建单位资源,组建“助益帮帮团”,搭建起辖区居民、商户、公共单位联动共建机制,营造良好的辖区营商环境,实现商居共融,优化社区服务,将社区共驻共建共享工作向纵深发展。调动居民区支部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在职党员力量,组建“红色先锋服务队”,通过开展“亮身份、亮承诺”活动,敲门入户拉家常、倾听群众声音方式,发挥党员距离居民群众最近、本身就是居民群众的优势,了解群众需求,收集社情民意,把居民小区党支部建设和党员作用发挥落实融合到居民日常生活中去。
聚焦治理,精细管理网格。一是网格管理精准覆盖。在四级网格划分基础上,细化7个五级网格,4个园区、3所学校以及370家企业、商户纳入精细化管理,创新推行“1+1+N”阳光四季网格管理模式,1个网格配有1名网格长(由社区两委担任),1名居民区党支部书记,N名社区党员、民警、物业经理、楼栋长、协商议事委员会委员、社区工作人员。落实“一必巡两必到三必报四必清”工作机制,定期对本网格重点人员、重点区域进行一次全面巡查;做到邻里纠纷必到、帮困救扶必到;及时收集上报网格内居民各类重要信息变动情况、安全隐患、突发事件;网格员做到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区域设施清、隐患矛盾清。通过集结网格力量,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七个专项行动”、创文创卫、疫情防控等工作紧密结合,年内网格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扶贫帮困、疫苗接种宣传、核酸检测点秩序维护等活动90次,参与活动的在职党员人数达425人次。收到评价382条。二是“四中心”融合治理有成效。稳步有序落实矛盾调处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综治中心、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四中心”融合工作举措,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在融合后的“四中心”充分进行矛盾纠纷的“分流”,加强调诉对接、调办对接,实现一条站式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解决矛盾纠纷的目标。截至目前,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5起、化解率90%,通过人民调解达成书面协议15起,解答各类咨询问题150余条;对群众反馈的问题,均做到及时受理,全程参与并督查督办落实到位,真正起到了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三是智慧平台高效助力。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互联网”思维,开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包含走进社区、社区党建、相关制度、微权力、便民服务、人大代表、退役军人服务站、有话大家说、通知公告等九大板块,开通“星宇心愿”微信小程序功能,将社区各项便民服务办事指南、线上互动模块、志愿者征集模块等进行整合,生成小程序二维码,居民通过扫码可获悉办事指南。截至目前,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更新内容584期,收到居民反映诉求168条,关于社区建设意见45条,民生服务解答98条,完善社区治理8条,实现居民微心愿2条,处理投诉问题7条,解决居民与物业供需矛盾8起。
聚焦融合,联动商居共融。一是“大党委”有效整合资源。进一步深化区域化党建工作,将区人大、北京路幼儿园、交警、派出所、九巨龙公司等13家公共单位党组织纳入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秉承“四一”“四无”“五抓”的工作理念,形成“五大共识”,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共同商讨研究社区治理,交流经验,整合公共资源,落实“三张清单”,在解决社区治理难点,提升服务水平,促进共同发展等方面有效发挥社区“大党委”作用,今年来,解决了师专附小官渡学校、北京路幼儿园星辰分园、云子中学长丰学校等校园出入口交通安全标示设置、摊贩占道经营、交通秩序维稳等问题8个,为辖区困难群体筹措爱心物资11700元。二是“红色联商”推动商居共融。建设城市便民服务驿站,为辖区个体商户、新业态就业群体提高服务平台,探索建立“助益帮帮卡”志愿服务积分制管理,引领商居联动,激发社区居民、自组织、商户、志愿者形成“助益帮帮团”,逐步形成多部门、多商家、多群体联动参与的“同心助益圈”公益服务模式,通过志愿积分兑换既调动了居民共治的积极性,又促进了商户销售,同时也带动个体商户、企业参与志愿服务,形成多方共赢的良性循环。设置“暖心”驿站,重点为辖区外卖、快递小哥等新业态从业群体提供休息、纳凉、饮水、充电等服务,居家养老食堂面向新业态就业群体开放,提供低价优惠午餐,从细微处加强党组织对新业态就业群体的引导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