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太和街道党工委以开展“古渡百舸争先赛”“七争当七整治”专项行动为契机,加强统筹协调,强化服务意识,激发市场活力,着力打造高效化、便利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提升为民服务能力,以实际行动助力企业商户健康发展,为推动辖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增效。
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共创合力。街道党工委组建联系点领导带队机制,深入社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调研会,了解辖区经济发展状况,面对面、零距离倾听“第一感受”,精准掌握企业商户发展需求,以“企业视角”解读省市区优化营商环境新政策,通过征求“诉求问题”双清单,“把脉问诊”分析症结所在,细算企业“效益账”,探讨解决办法,向企业商户提供建设性意见与政策帮扶,融洽政企关系。社区党委牵头组建上门服务小分队,党员、网格员、社会工作者组成“第一梯队”,每天利用1—2个小时下沉到网格开展走访、收集信息、解决问题。拓宽信息宣传渠道,利用微信公众号推介重点楼宇资源,宣传介绍服务项目、特色亮点,推动商户健康发展;通过“多走网路,少走马路”,把最新的惠企政策信息发布到企业微信群,更好地为辖区企业商户服务。
促进主体倍增,激发共创活力。街道各社区、办公室、中心细化工作任务,打好“线上+线下”组合拳,线下通过举办集中培训,普及网上申办营业执照的流程和方法方面业务知识,提升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由社区两委、党员、网格员深入小区、商铺宣传办证政策;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网格群、朋友圈等推介重点楼宇资源,宣传介绍服务项目、特色亮点,广泛宣传市场主体倍增各项优惠政策,扩大政策覆盖面和知晓率,全力推动市场主体倍增。通过做精做细市场主体登记注册指引服务,实现群众办证“少费嘴、少跑腿”,推动辖区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长,截至目前,太和街道共新增个体、企业、个转企2000余家。
优化政务服务,助推共创效力。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便民服务站依托综合服务窗口、导办咨询窗口,设置帮办代办窗口,组建以“全岗社工+网格员”为主体的“行走的代办员”服务队伍,开展社区延伸服务。推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午间服务”等一系列服务举措,切实解决群众和企业“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堵点痛点问题。今年4月起,人社部门将高频低风险32项事项下沉街道便民中心试点办理,涵盖企业职工参保停保、信息查询、单位就业失业登记等业务,满足企业和群众在家门口就近办理业务的需求,提高了为民服务事项业务办理的便捷度。
法律精准帮扶,提升共创推力。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坚持为企业商户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依托社区网格微站,为企业商户提供法律宣讲、法务咨询、法治体检等服务,提升法律风险认识和法治思维,增强普法深度;法律顾问利用丰富的办案经验,成功调解了多起劳动纠纷,最大限度地维护了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切实帮助企业商户提升法律风险防范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法治保障。截至目前,太和街道共服务企业商户80余家,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00余份,调解劳动纠纷16起。
援企暖心服务,提高共创动力。举办消防安全公益讲座,为企业提供救火逃生演练培训,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有效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风险;开展新就业群体暖心慰问活动,为辖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小哥等提供关怀慰问。与企业商户积极对接联手合作,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通过社区搭桥、商户带岗,让“求职有路,就业无忧”。借助群众办理就业创业证、失业保险等契机摸排群众的求职意向,企业商户负责提供用工需求信息,双方梳理整合信息资源,推动供需信息匹配,目前已为辖区企业商户成功推荐用工7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