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www.kmgd.gov.cn

    太和街道黄家庄社区:多元聚力开创基层治理新局面

    发布时间:2023-07-13 17:34:00 信息来源: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阅读次数:2

    近年来,太和街道黄家庄社区党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增进人民福祉为目标,探索“强基+联建”“精准+创新”“融合+治理”的“3+”工作模式,通过分类体系建设,打破基层社会治理难题,有效延伸党组织服务触手,汇聚力量开启“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之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强基+联建,织密服务群众“一张网”。一是广泛征求各支部党员意见建议,制定《党员责任区工作制度》,重新修订《党员教育管理》《党员积分》等制度,将党员责任明确划分至社区每个“微网格”,发挥党员在治理中的“关键”作用。二是按照“规模适度、便于管理、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在原有五级网格基础上,按照10-15户为1个“微网格”的标准,划分党员“微网格”责任区,每个党员主动认领1个微网格,担任网格长,负责联系微网格内所有群众,建立信息共享、协调联动、问题反馈等机制,提升基层党建在社会治理中的组织力和覆盖力。三是充分整合单位资源,依托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的“特长”,组建“微光”志愿者服务队,有针对性地为群众办实事、干好事、解难事。将社会组织与省老年病医院链接起来,为辖区26名90岁以上高龄老人,定期提供一对一的健康保健咨询及用药指导服务;邀请国家能源局云南监管办与昆明供电局,针对辖区老旧小区、公共单位开展安全用电排查。通过组建“微光”志愿服务队,为群众提供“微服务”、满足“微心愿”、实现“微梦想”。

    精准+创新,运用精细管理“双维度”。一是搭建党建平台,围绕凝聚、服务、共享三大功能,建立以辖区楼宇相组合的党建“集群服务”新模式,发挥品牌集群效应,形成多样服务、多方受益、“破圈”融合的跨楼宇党建服务新高地,激发非公企业联动发展活力。二是探索“红·绿·蓝·橙”四彩党建工作法和“1+4”的运作模式,即紧抓党建引领这条主线,聚焦主题教育、服务企业、智趣生活、公益为民四大板块,在辖区楼宇推出一系列“智囊团”,汇聚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有效形成高质量楼宇党建、高品质现代化服务业示范区建设的“楼宇党建模式”。三是打造楼宇商圈党建会客厅,为商圈楼宇及周边广大企业党员“零距离服务”、就近参加组织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推动商务楼宇形成自治共治氛围,实现楼宇资源合作共享,促进楼宇经济发展。四是联动街道(社区)工作站(室)、中石化党群服务中心进楼宇,针对企业需求提供专业的商务礼仪培训、法律咨询等服务,在证券大厦一楼开设爱心食堂,对辖区老年人、残障人士及环卫工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免费送餐服务。

    融合+治理,推动互融共治“高效化”。一是根据在职党员岗位特点,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征集“志愿清单”,同时收集居民需求,梳理汇总“需求清单”和“服务清单”,做到“供给”与“需求”紧密结合。今年以来,共有8个党组织228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活动30余场次。二是资源整合实现“共治共享”,通过“四维一中心”的工作模式,将辖区的人、事、物等资源整合起来,联合慈善基金、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力量组织开展服务辖区居民。三是建立10支党员、工青妇志愿者队伍,主动参与安全巡查、劳动仲裁、文明劝导、社区治理等工作,辖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图片3


    主办单位: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昆明市官渡区云秀路2898号官渡区国投大厦1号楼6楼   联系电话:0871—67171373

    运维单位:昆明信息港 0871—65390101  昆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0871—12345

    滇ICP备19011957号-1   网站标识:5301110005   网站地图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