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全力拼经济,全面争第一”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六甲街道党工委通过党建为引领,聚焦经济建设主战场,以建设“生态、文化、开放、数字、康养”六甲区域产业链为目标,在工作中转变思路、创新举措、强化措施、完善机制,全面梳理辖区经济建设短板、缺项,通过盘活闲置地块资源,积极探索内生动力不足下的发展动能和驱动方式,招引项目路径得以拓宽,着力破解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难的问题。
以“谋”字为要,撬动片区产业发展“引擎”。充分发挥党建领航功能,立足片区发展趋势,结合城市管理短板,通过街道“大工委”联动机制切入,以成员单位发展用地需求为引,在工作中摒弃观望等待的思维,全面开展辖区闲置用地情况起底大调查,积极探索谋划片区发展新空间。目前,共梳理出滇池泛亚国际汽车城、官渡文化生态城等项目闲置用地约2000余亩;积极探索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开发利用模式,上报《妥善利用辖区土地提升经济效益的报告》以及已收储闲置地块临时看护管理的请示,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以7个地块作为先行试点,着力培育、形成供需对位、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在破解城市管理难题的同时,推动片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
以“学”字为先,淬炼干事创业“真本领”。街道班子主动谋划学习借鉴街域经济发展模式、先进经验和做法,组成考察组赴清源街道,重点就整合街道现有资源、破除街区发展瓶颈难题等进行深入交流学习;立足目前会展、美丽乡村建设、数字科技等产业基础,先后前往深圳、杭州、泉州等地深入学习园区布局、工业楼宇经济运营、项目规划、投融资政策等先进经验和创新举措,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将王府井、凯旋利等商圈纳入街道“大工委”成员单位,定期了解、学习企业主营业态与发展需求等要素,通过一系列联动机制构建“1+X”党建联盟,形成资源共享、相互赋能、同向发力、多点辐射的以商招商模式,在关键领域集聚示范,助力片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法”字为要,持续强化推动落实“执行力”。通过绘制闲置土地盘活作战图,在全面摸清闲置土地面积、地面附属物、涉法涉诉等基本情况后,六甲街道上下形成合力,全力推进依法规范处置闲置用地,释放片区发展新活力。建立国有资产管理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建立权属边界清晰、现状情况准确的基础数据库,坚持周分析、月总结,确保各项任务安排迅速、落实有力,有序开展后续闲置地块使用、招商等工作。同时,将法制思想贯穿工作始终,比选入库2家招标代理公司,对拟盘活闲置地块价值进行初步评估;邀请专业律师对在闲置地块上拟签约项目涉法条款进行指导,拟定合作协议,盘活辖区闲置用地。
以“干”字当头,全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轴心”作用,各社区党委、党小组配合街道职能部门,迅速开展全面摸排,形成全街可供招商土地清单与闲置资源库,街道班子、各部门分工协作,共同协调解决闲置地块临时利用过程中遇到的涉及国资、土地性质等堵点难点。进一步整合辖区各类资源,总结辖区区位优势,针对项目需求推荐辖区内适配土地,配合企业进行选址考察,形成“一对一”跟踪服务,协同推进招商项目签约落地,把服务贯穿到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企业发展全过程。今年以来,六甲街道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数8个,省外产业到位资金9930万元。其中,利用闲置土地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5个,新签约固投类招商引资项目数1个,利用闲置土地引进省外产业到位资金168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