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太和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发展,依托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辖区划分63个四级网格,依据地域、居民、党员等情况,推动基层治理力量向网格、街巷、楼栋、单元延伸。在优化网格治理过程中,同步嵌入社区党组织、党员中心户,形成“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居民区)党支部-红色网格长-党员中心户”架构,整合多方资源,配强工作力量,通过建阵地、强队伍、优服务、办实事,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推进社区网格建设,实现治理结构“优”。“小杨,这是我今天拍到的照片,和平后村126号垃圾桶旁垃圾成堆,请协调环卫部门及时清理一下。”一条条来来往往的微信信息来自于物委会委员、党员中心户张卫春,他在路过的同时,将“不文明”现象及时发送给社区网格员。太和街道党工委积极探索网格化党建模式,构建“网格+N”服务体系,引导居民、党员志愿者、两新群体、共建单位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集结先锋力量,结合“三双报到”“民情走访”等活动,组织各机关事业单位、各街道“大工委”成员单位进网格,实行“组团式服务”,形成了专家服务送“知识”入网、帮扶慰问送“温暖”入网、文明创建送“新风”入网三大服务体系。如:开展老旧小区环境治理、居民议事等活动30余次,解决了“南站新村小区路灯安装”“永胜路社区37号院安装非机动车停车棚”“黄家小巷58号安装电梯”“前卫营村有灯不亮”等民生热点问题,合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实现“党建引领、区域融合、共建共享”城市基层治理新局面。
深耕网格发展合力,实现治理力量“强”。始终以党建引领为基础,深度围绕群众需求,通过网格调查建立居民需求清单,以“居民点单、社区派单、联盟单位接单”的形式落实街道为民办实事项目,昆明爱尔眼科医院、官渡区供电局、云南电网有限公司昆明供电局等6家“大工委”成员单位认领“爱眼健康科普进社区”“和心驿站安装电表”“名医来到家门口”“慰问社区困难儿童”等6个为民服务项目。聚焦“一老一小”,明通路社区联合辖区“大党委”单位云南移动官渡分公司共同开展了暑期托管班活动,暑托班以基本看管服务为主,提供学业辅导、美术绘画、手工及研学等丰富多彩的课程,有效缓解辖区内双职工家庭子女暑期“看护难”的问题。
夯实网格服务力量,实现治理队伍“好”。坚持将志愿服务作为推动社区治理创新的有效载体,依托永胜路社区组建“我爱5+”志愿服务队,系统解决老旧小区无人管理难题,居民自治能力全面提升;以机关党支部为龙头支部,探索在太和巷推广党员责任区精细化管理模式,实现责任区“七五”目标;双龙桥社区银龄先锋帮帮团,离退休老党员融入城市基层党建;黄家庄社区成立“微光”志愿服务队、“银发守护”社区社会组织服务队等,为群众提供“微服务”、满足群众“微心愿”、实现“微梦想”;吴井社区组建“铁路护路”小分队,为提高铁路沿线群众的安全防护意识,确保辖区铁路沿线安全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