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www.kmgd.gov.cn

    吴井街道东郊路社区:“三圈”联动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

    发布时间:2023-09-11 15:26:14 信息来源: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阅读次数:46

    近年来,吴井街道东郊路社区党总支聚焦“党建+基层治理”,通过机制创新和智慧赋能,建强社区党组织“动力主轴”,提升社区社会治理水平,形成“联动治理、网格治理、服务治理”模式,不断上演老旧小区“变形计”、为群众注入“安心剂”,切实提升辖区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党建引领整合治理“动力圈”。发挥社区党组织“动力主轴”作用,狠抓组织延伸,优化整合资源,提升服务能力水平。一是抓实阵地建设。按照“一支部一中心”的工作思路,在居民区党支部打造“党群服务驿站”,融入社区党建、政务、治理、协商议事、文体活动等服务功能,实现场所设施共用、力量资源共享的目标,真正将活动阵地建成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二是延伸治理触角。充分发挥阵地联系服务群众作用,因地制宜设置党员活动室、“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矛盾纠纷调解室、志愿者服务站,搭建各类队伍直接参与社区治理,把党的组织工作从社区延伸到居民区、楼栋、单元。

    党建联力拓宽居民“服务圈”。探索创新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互融共促的方式,以“小”变“大”,推动基层治理成效由量变向质变转化升级。一是小网格发挥大作用。实行“五级跟进”网格包保责任制,采取“人网绑定、综合履职”的方式,深入居民区“亮身份、送服务、促和谐”。建立“社岗通1+2+N”(即1个“综合窗口”+2名社工人员轮值+N名应急工作人员)服务模式,通过网格兜底知“百”事,实现居民信息实时掌握,确保要素向网格集中、服务在网格进行、问题在网格解决。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帮办代办服务事项41件、上门代帮办14件。二是小社区服务大社会。创新“三色卡”关爱服务品牌,建立“N位一体”联动机制,分类制定“健康绿卡、安全红卡、活力橙卡”,以活动为载体、以机制为保障、以服务为纽带,深入推进需求和资源的精准对接,对辖区居民开展常态化关爱服务12次,服务居民400余人。建立“组织联动、党建联力、品牌联创、服务联心”的“四联”服务机制,优化“全龄段服务”,开展助老爱幼两进社区“融合课堂”4期,推进“一老一幼”代际良性互动。三是“小实事”串联“大民生”。联动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实行契约化“联”建,通过联席会议制定“三张清单”,盘活辖区公共资源,解决破损路面修复改造、防摔护栏安装、废弃绿化带增绿、协调医院停车问题等提升民生福祉的“小实事”,累计组织80余名共建单位党员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辖区居民1000余人次。四是小平台做优大服务。推广特色“智慧政务”—“东郊慧邻通”小程序,构建“立体式”服务网络。推行“一网办、掌上办、快捷办”便民举措,通过一号申请、一窗受理、内部流转、一网通办的流程,切实满足辖区居民错峰办事、异地办事、居家办事等多元化办事需求,实现线上办事“不打烊”,群众办事“不断档”。

    党群协商搭建居民“自治圈”。由社区党组织牵头抓总,采取“党员志愿者+‘走动式’工作法+分类管理+共建共享”的形式,立足辖区实际和居民需求,搭建小区、楼栋居民“近邻会话”议事平台,围绕居民反映强烈的停车困难、老旧小区改造后续维护管理、下水道堵塞、化粪池清掏等痛点难点问题,开展议事活动8期;采取“一起说说话”的协商议事模式,引导各方代表共“议”,聚集资源统筹共“用”,将“难点”变“亮点”,引导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协商,最大化激发居民自主治理的内生动力,探索出一条“共建共治、全民参与”的社会治理和文明创建新路子,使社区基层治理更有实效、更具活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将普法宣传与社区治理有机融合,通过采取教育、疏导、协商等形式,为居民提供零距离、低成本、高效率的调解服务,化解社区矛盾纠纷和婚姻家庭矛盾9起,化解率达到100%。

    图片1

    主办单位: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昆明市官渡区云秀路2898号官渡区国投大厦1号楼6楼   联系电话:0871—67171373

    运维单位:昆明信息港 0871—65390101  昆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0871—12345

    滇ICP备19011957号-1   网站标识:5301110005   网站地图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