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吴井街道党工委积极探索新业态党建工作方法路径,立足于新就业群体实际需求,延伸党建工作触角,在“强化阵地、凝聚资源、赋能增量”下功夫,着力解决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保障新就业群体的劳动权益。
建好暖“新”驿站,从“无处落脚”到“处处有家”。按照“宜依托则依托、宜新建则新建”的原则,不断强化暖“新”驿站阵地建设,打造“1+11+N”党群服务组织架构体系,点亮红色暖“新”矩阵,利用街道、社区、居民区党群服务中心和商圈等阵地资源打造11处暖“新”驿站;驿站突出“暖”的概念,打造集合党建引领、志愿服务、文化惠民等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驿站,配备桌椅、书籍、应急药箱等设施,累计服务150余人次。“我送完餐之后,就可以在这儿休息、喝水,手机没电了可以充电,还有免费WIFI,真是太好了!”一位美团小哥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城市会客厅)休息时说。暖“新”驿站让新就业群体“渴了能喝水、累了能歇脚、困难能协调”,通过阵地建设,不断提高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城市归属感。
做好暖“新”服务,变“被动关心”为“主动关爱”。聚焦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内在需求和实际困难,开展节日慰问、暑期活动、党史阅读、普法宣传等面向新就业群体的主题活动,在暖“新”驿站摆放普法宣传册,针对工伤保险、高温补贴、合同履约等高频法律问题设置咨询通道,让新就业群体有渠道可问、有地方可寻。开展辖区美团骑手、物流行业快递小哥暖心慰问活动,今年6月在吴井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城市会客厅)揭牌仪式上,为20余名新就业群体代表送上充电宝、雨衣等物品;社区党组织在端午佳节为新就业群体送上暖心粽子礼包,在蔬菜惠民直通车服务队活动中,为小哥送上专属蔬菜包;开展“爱心善举显真情,金秋助学暖人心”帮扶活动,为辖区新就业新业态群体子女送上新书包、新文具等助学物资,真正做到把关心关爱送到新就业新业态群体的心坎上。
凝聚新“新”力量,变“新兴变量”为“治理增量”。结合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城市“移动探头”的特点,充分调动他们探索参与城市社区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将新就业群体变身为“移动微网格员”,依托行业工作特点,让新就业群体在工作中收集社情民意,在路途中发现路灯损坏、井盖丢失、垃圾堆放等城市管理问题,第一时间向社区反映,截至目前,已累计收集信息33条,解决难题30件。董家湾北段社区党委积极链接资源,动员“三双”党员、爱心骑手、志愿者组建蔬菜惠民直通车服务队,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分类打包蔬菜包,由社区网格员担任指路长,爱心骑手担任“轻骑兵”、居民楼栋长担任“跑腿员”,辖区爱心骑手将蔬菜包送到行动不便的居民家中,形成“居民下单、社区接单、骑手送单、楼栋长跑腿”的爱心助力模式,让每一位“小哥”都能成为城市的“建设者”和“治理者”,不断夯实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下一步,吴井街道党工委将继续探索新业态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径、新模式,推动新就业群体管理,持续建好阵地、创新模式、建立品牌,实现党建赋能新兴行业,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