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吴井街道始终将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作为工作重中之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坚持“抓思想、强意识,抓制度、强责任,抓管理、强排查,抓演练、强处置”,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始终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紧盯隐患问题和薄弱环节,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应急管理方面“七个行动”为抓手,统筹协调安委会8个分行业指挥部和其他成员单位(社区),护航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安全发展。
思想教育抓总揽,安全意识强筑牢。依托网格管理优势,实现安全宣传全面覆盖,发动各社区和消防志愿者、网格员等社会力量,发放小单位小场所消防安全检查“七查七看”明白卡3500余份,粘贴“三清三关”和其它安全生产宣传资料5000余份;组织辖区重点单位、街道全体干部职工、社区书记、安全专干、街道应急救援队等重点人员(群体)观看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覆盖人数达400余人次;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开展燃气安全、消防安全专题培训会10场,全覆盖沿街商铺(餐饮)行业、九小场所;开设消防安全“移动警示小课堂”,实现单位、社区、居民宣传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动员更多居民参与到消防安全工作中,在专业市场、老旧小区、城中村全天播放安全应急常识、火灾案例视频等。通过全方位多样化宣传培训,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制度建设抓保障,安全责任强担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是确保安全工作有序进行的根基。吴井街道制定了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行动、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电动自行车集中排查整治、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高层建筑重大火灾风险专项整治和专业市场安全生产等一系列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统筹协调安委会8个分行业指挥部和其他成员单位(社区),紧紧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出发点,全力做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同时创新实施分类分级管理机制,通过对辖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硬件设施等基础条件进行全面评估,进行红、黄、蓝、绿“四色”风险等级划分,制作街道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级提示牌,对辖区内沿街商户(九小场所)、专业市场实行上墙公示,公示内容涵盖隐患因素、风险等级、消防主体责任人、消防监督人、投诉电话等内容,引导广大居民群众参与安全监督,落实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共建共治共享,实现从问题治理向风险预防前移。
现场管理抓实践,排查隐患强落实。现场管理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对辖区内各种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稳步推进。通过定期、专项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内危化品代购代销企业、工贸、沿街商铺(九小场所)、加油站、送气站、装修工地、专业市场、城中村等重点行业领域(区域)展开深入检查,检查企业890家/次,督促整改安全隐患92处,建立问题隐患闭环管理机制。同时创新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引进智慧消防系统,通过物联网信息传感与通讯等技术,实现消防信息实时采集、动态监测和快速处理,将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政府专职消防队)、生产经营单位、老旧小区、城中村等各方进行智慧链接,系统中智能烟感探测报警器探测出火灾危险十秒内同步发送信息给安装使用方(单位、居住人、监护人)、社区安全负责人、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实现“三位一体”响应机制,构建“137”消防应急救援圈,缩短传统的火灾报警时间,迅速准确地处置各类火情,将火灾风险和影响降到最低。已完成辖区沿街商户(九小场所)、老旧小区、城中村等400余家的安装,免费为28家孤寡、独居老人等弱势群体上门安装,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切实办好民生实事。
应急演练抓实战,处置能力强提升。应急演练是提升街道、社区辖区居民群众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手段。为确保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吴井街道组织社区、科室(中心)、重点单位开展综合应急演练15次,重点针对教育机构和小区开展演练6次,全面涵盖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火场疏散逃生基本策略、地震应急疏散及院前急救等技能。通过多次多样化开展应急演练活动,街道、各社区各岗位人员均能熟记岗位职责任务,熟练使用安防器材,在遇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做到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应付自如,同时开展红十字救护员资格认证培训,提高居民群众对突发事件应急应变技能和应急救援意识,最大程度保障生命财产安全,营造“人人关注安全、个个具备应急能力”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吴井街道将持续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试点为抓手,聚焦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燃气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暨“大安全、大应急、大物业、大治理、大服务”框架,以七个行动为抓手,加大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推动辖区安全生产工作走深走实,坚决守住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