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和平路社区聚焦群众需求,以服务群众为基本目标,扎实推进社区便民服务站“亲民化”改造,推行“全科社工”、“高效办成一件事”、“延时服务”探索“综合服务窗口”新模式,让办事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做到与群众面对面、心连心,拉近工作人员与居民群众的距离,让便民服务站更有“家味儿”,让为民服务“不打烊”,推动社区治理与群众需求“无缝贴合”。
以温暖群众为“圆心”,布局“开放化”打破“距离感”。改造后的大厅取消了办事柜台,换成了开放式工位、圆桌,在便民大厅内增加绿植、饮水机、便民服务箱等设施,让办事群众感受到亲切,通过“拉家常”式的沟通交流与群众坐下来、面对面,倾听群众声音,了解群众需求,用心用情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以便利群众为“半径”,社工“全科化”群众“少跑腿”。社区全力打造“全科社工”服务模式,实现社区开放式办公,一窗式受理、一口清全科式教服务,助推为民服务效能提升,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一方面为“思想”充电,为“业务”赋能,和平路社区以理论授课、互动互学的形式,开展“全科社工”业务培训,做到精一门、懂两门、会三门、知多门,全方位培养“全科服务”生力军,实现“一窗受理、一岗通办”。另一方面本着“让社工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的工作思路,和平路社区对社区服务事项进行有机整合,实行“一窗办理+AB岗”的社区综合业务受理模式,设置“两委”固定指导,4名社工轮流“坐班”服务制度,其他社工从政务事项办理中脱离出来,主动走进居民群众中,收集社情民意,摸诉求送服务,对有特殊需求的人群通过预约机制,安排全科社工开展领办代办服务,实现“等人来办事”变为“主动找事办”。
以错峰延时为“周长”,服务“不断档”便民“不打烊”。为了更好地满足辖区居民需求,解决居民的实际困难,更好地服务辖区居民,和平路社区结合群众需求,开展有温度的社区“延时服务”。群众事,无小事,从准时下班到延时服务,延长的是时间,缩短的是与居民的距离,今年以来,和平路社区通过进小区、进院落、进楼栋、上门服务等,分别在小区院落开展“延时服务”工作,以召开协商议事会议、入户办理认证事项,让居民少跑路、能办事、办成事。同时和平路社区也全年无休开展外出辖区巡查及安全排查等工作,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近年来,由社区班子成员带头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深入便民服务大厅把脉问诊、梳理问题、排查难题,实打实拿出具体对策,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用实际行动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截至目前和平路社区已帮助辖区内的老年人完成养老保险生存认证、高龄补贴月度认证、缴纳医疗保险、电子医保卡激活、医保电子凭证激活等各类认证注册缴费业务 2542余次,已经收到居民反映诉求100余条,民生服务解答100余条,处理居民投诉问题118条,解决居民与物业供需矛盾1起。调解邻里纠纷36件,邻里卫生纠纷10件,讨薪调解30起,未来,和平路社区将创新服务新战略、形成服务新航线、打造服务新堡垒,让“有温度、有力度、有速度”的便民服务步行可及,真正做到居民群众心坎上,让社区成为承载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