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区太和街道明通路社区党委始终致力于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导向,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机制,为老年人和残疾人群体提供精准、优质的服务。通过打造“惠民公社”、“社区惠民食堂”及实施“乐善‘明’心扶老助残惠民”项目,社区党委成功构建了具有明通特色的为民服务新模式。
一、精准定位需求,打造“惠民公社”志愿服务活动阵地
为切实满足居民需求,明通路社区党委对“三家巷”居民区(明通路77、75、73号)进行了老旧小区改造,并精准定位居民需求,将废弃值班室改造成“惠民公社”。通过党建共建,社区链接了丰富的社会资源和慈善力量:每周五为老年人提供“定点式+上门式”相结合的志愿服务,特别是便民理发服务,深受居民好评。截至目前,已累计为辖区1000余名老年人和残障人士提供志愿服务。
二、聚焦就餐难题,创建“惠民食堂”拓展服务范围
针对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明通路社区党委与昆明致品餐饮有限公司共驻共建,在永康路105号开设了“惠民食堂”。食堂每日接待就餐人员高达300余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可享受分年龄段优惠,就餐老年群体占比高达90%以上。此外,社区还积极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送餐服务,有效缓解了老年人和特殊人群的“就餐难”问题,现已累计送餐168人次。
三、搭建“爱心集装箱”,提供个性化志愿服务
为进一步满足残疾人的多样化需求,明通路社区党委搭建了4个“爱心集装箱”,为残疾人提供居室助洁、免费理发、修理家用电器等上门服务,以及心理疏导、康复护理等个性化服务。自项目启动以来,已累计开展上门服务5次,服务时长达15个小时。同时,社区还联合昆明市图书馆等外部资源,为视力障碍居民播放“可以听的电影”,开展中医义诊和康复理疗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下一步工作中,明通路社区党委将继续充分利用现有服务阵地,精准聚焦群众需求,深化“乐善‘明’心扶老助残惠民”服务品牌。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为居民提供更多便捷、优质的服务,切实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