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兴虎做客新华网“法治筑基 创新引领 共塑司法新篇章”昆明法院系列访谈,讲述官渡法院在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方面的具体实践和经验成效。
问:2023年以来,官渡区人民法院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
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
官渡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官渡法院”)作为全省受理案件数量最多的基层法院,面对庞大的案件体量,始终将审理好案件作为所有工作的基础。2023年,受理案件数量达到56000余件,审结53000余件;2024年1至8月,受理案件数已达38000余件,审结33000余件。官渡法院坚持质量优先,兼顾效率,重视效果的司法理念,紧紧围绕公正和效率主线审理和执行每一个案件。
突出服务大局,展现司法担当
官渡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特别是在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知识产权创新、数字经济、文旅、康养发展、新型工业等方面展现司法担当,促进经济社会新旧动能转换。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刑事案件数量在全省基层法院中排名第一。官渡法院严格依法惩治犯罪,精准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并在特殊类型案件中体现明确理念和导向,如涉黑案件强调“打财断血”,审理妨害国(边)境安全犯罪案件和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为群众提供高效优质的解纷服务
面对案件数量巨大的挑战,官渡法院通过新组建的诉前矛盾纠纷化解中心,引进16家调解组织,为当事人提供便捷的诉前调解服务。2023年至今年前8个月,诉前矛盾纠纷化解中心已化解纠纷26939件,其中调解成功后申请法院司法确认的案件达7000余件,为当事人节约诉讼成本1000余万元。
提升诉讼服务水平和质量
每天到院机关和派出法庭的群众和律师等人员达1200余人,全年服务当事人数量达20余万人。官渡法院不断优化诉讼服务中心、执行事务中心,新组建群众诉求服务站暨简易事项快办中心,通过23个服务窗口,持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效率和质量,减少当事人排队等候时间。
问:官渡区人民法院如何确保涉外司法服务的专业性?有哪些制度和措施来保障涉外案件审理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服务保障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经济社会发展
官渡区受理或管辖的案件占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80%以上的区域范围和90%以上的案件数量。法院出台了服务保障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具体措施,依法审理、审结涉及自贸区的案件,并指导自贸商事调解组织在诉前化解纠纷。
服务保障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经济社会发展
昆明正式托管磨憨镇后,设立了官渡区人民法院磨憨人民法庭,审理、执行及开展其他司法事务。官渡法院从硬件改造、软件提升、机制建设等方面着手,与经合区管委会等部门建立多元化解和协调工作机制,审理好、执行好磨憨地区的刑事案件,服务好口岸经济建设。通过健全国际商事纠纷诉前、诉中衔接和立审执一体化工作机制,加强矛盾纠纷化解,开展普法宣传和调解工作,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
问:官渡法院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提供了哪些司法保障?
发挥审判执行职能,构建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官渡法院依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通过刑事审判惩处侵害企业家权益、破坏营商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弘扬契约精神,妥善审理公司、企业和合同类纠纷,保护交易资金安全,增强企业投资、创业、发展信心;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提高破产案件审判效率和质量。四是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助推企业实现信用自我修复。
突出精准惠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官渡法院集中管辖官渡、呈贡、石林、宜良4个区县的知识产权案件,承担重要责任。法院组建专业化审判团队,依法惩治恶意侵权、不正当竞争行为;与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市场监管部门等建立快调、快立、快处、快执工作机制;通过巡回审判、以案释法等方式开展普法宣传工作,减少侵犯知识产权纠纷。
多措并举方便企业纠纷化解
官渡法院做好线上诉讼服务,依托线上服务平台开展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等工作,为企业提供便利;加强智慧法院建设,设立24小时自助法院,提供全天候诉讼服务;在全省率先建成融合云法庭,满足网络开庭、远程提讯等功能;加强涉企纠纷诉前调解工作,与官渡区工商联在批发市场建立调解室,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并通过调解和司法确认、执行的衔接,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前端。
今年以来,已开展调解和咨询工作1.5万余人次,调解后自动履行的案件达380件,涉及金额88.9万余元。这些措施有效减少了后续矛盾和纠纷的解决成本,为企业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