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六甲街道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黏合剂”,在“福保·鸥遇季”活动中充分发挥“新阶人士”的优势作用,以“新”方式、“新”视角、“新”力量呈现和宣传非遗文化的极致魅力。
龙狮舞动迎新春,美育学堂进社区。六甲街道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服务团以优质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为引导,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着力点,发挥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力量,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在2025年新春即将到来之际,舞龙舞狮非遗传承人深入六甲街道福保社区开展“社区群众美育学堂”非遗传承培训,吸引了社区群众及新阶人士中的文艺爱好者共40余人参与,培训不仅丰富了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还提升了群众的艺术素养。通过为期一个月的专业授课与现场指导,参与培训人员已掌握舞龙舞狮基本技巧和动作,能够在定点及行进中进行表演。2025年元旦期间,福保社区组建两支龙狮队伍在“福保·鸥遇季”活动中交出高分答卷。
彩绘外墙焕新颜,斑斓画卷展新姿。高质量墙绘是福保村农房风貌改造提升工作的重要一环。今年以来,六甲街道坚持一盘棋思想,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以色彩鲜艳、主题鲜明的手绘墙画“小切口”入手,为昔日“灰头土脸”的农房外立面披上“五颜六色”的新外衣。在这一过程中,新阶服务团发挥了重要作用,邀请云南大学艺术学院的学生对昆九中的外墙进行彩绘工作,在画笔起落、线条勾勒、颜料涂抹间,惠农政策、金黄稻田、古朴农舍、美丽庭院等福保特色文化元素跃然白墙黛瓦,喜庆醒狮、传统农耕方式等非遗文化融入其间。既展现了党建引领作用的生动场景,又彰显福保村在乡村振兴和非遗传承上的丰硕成果。原本灰暗斑驳、样式单调的院墙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村内道路和一面面多彩斑斓的创意墙绘。一墙一风景,一墙一阵地。福保村文化彩绘墙变成美观又会“说话”的“宣传员”,促进沿线乡风文明大提升的同时,有效激发了村民改善人居环境、创造美好生活的动力,推动乡村治理逐步从“有效”向“长效”转变。
英歌炫舞庆佳节,民俗巡游展风华。充分调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特别是自由职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集合云南白族、彝族、傣族、纳西族等八大民俗文化,形成了八大独具特色的表演方阵,每日三场大型民俗巡游,让五湖四海的游客充分领略云南民俗文化的魅力。在巡游过程中,不仅有生动的互动环节,还有精彩的定点表演,从视觉听觉,乃至阵容人数,都为到场来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震撼。其中,英歌舞表演团队,为观众呈现一场独具魅力的传统舞蹈艺术盛宴。作为广东潮汕地区的瑰宝,以其刚劲有力的动作、多变的队列和激昂的锣鼓节奏,展现了梁山好汉的英勇无畏与豪迈奔放。此次表演不仅是一次视觉的享受,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通过英歌舞这一非遗文化的展示,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共同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接下来,六甲街道新阶服务团将潮头逐浪,勇毅笃行,引领更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共同擂起新时代聚力推动非遗文化传承的金鼓,以更多艺术形式为载体,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递中华文明精髓,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