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城小区周边因停车位数量有限、小摊贩占道经营等问题突出,导致凤庆路、归十路、大桥村路沿线车辆乱停乱放现象日益严重,不仅严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还带来诸多安全隐患。金马街道十里社区党委在走访居民过程中了解到,居民对车辆乱停乱放、影响交通、堵塞消防通道等问题十分关注。
以察实情为“切入点” 了解民生诉求
社区党委采取“面对面”入户沟通方式,征集整治道路意见,2024年累计走访调研200余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55条。通过摸排掌握居民需求,汇集居民智慧,筑牢难题破解的群众基础。在梳理分析研判居民需求后,社区及时向街道党工委汇报,并由街道牵头搭建社区、开发商、物业、居民代表多方对话平台,定期复盘、链接“兼职委员制”成员单位资源,就“乱停乱放严重妨碍交通,特别是在高峰期,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有车辆停放在消防通道上,给社区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等关键问题共同商讨,先后开展20余轮会议讨论、4次民主协商,真正做到让“沟通”成为解决问题的“桥梁”。
以办实事为“关键点” 破解民生难题
社区党委注重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找准发力点,推动社区治理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善治”转变。通过建立1个“兼职委员制”,用好1个综治中心平台,健全排查、化解、复盘3项机制,建立认领、项目、服务3张清单的“1133”服务模式,巧解“停车之困”。通过链接综合执法、城管、市政、交管、保利物业、“兼职委员制”成员单位、爱心企业、社区党员志愿者、热心居民等服务力量,在该路段双边设置隔离护栏,涂上醒目颜色,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乱停车问题,还美化了社区环境,让居民在家门口停车“有位”、幸福“到位”。
以求实效为“落脚点” 增进民生福祉
在隔离护栏安装完工一段时间后,社区党委走访保利城拾光坊商业区时,商户反映商圈周边设置的围栏,让顾客停车成了“老大难”问题。为改善周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秩序,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社区党委以“红色”联盟、商户、居民代表议事会议、党员议事会为依托,链接街道综合执法部门实地查看,本着“方便群众、疏堵结合”和商圈共赢的原则,与周边商铺进行协商后,决定在外围区域施划非机动车停车位,并在拾光坊出入口张贴通知,引导群众、外
卖员、快递员等分流停车,提高停车位周转率,有效破解“停车难”问题。同时,社区党委积极与保利置业沟通,为前来商业区用餐的群众争取免费停车时间,由原来的每天免费2小时延长至5小时,助力商圈共同增收。
金马街道党工委始终坚持把贯彻和落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最大课题”,调优建强以“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村小组党支部—网格长—党员志愿者”为链条的治理网格,将党的组织“触角”延伸到辖区各个角落,稳稳托住基层治理基本面。通过构建不同主体参与基层治理结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稳步推进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切实把居民的“心事”做成利民“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