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六甲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拓展深化“党建+文化”建设,突出“党建赋能文化、文化融合党建”特色,探索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文化发展新路子,打通引领群众、关爱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坚持以“文化+传统”润心育人。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坚持以传统文化育人,充分挖掘辖区文化艺术资源,积极组建文艺团队、开展文化活动,为居民提供展示才艺的平台。福保社区组织辖区居民与社区工作者成立两支舞龙队和一支腰鼓队,在春节期间为辖区居民带来一场场精彩的舞龙表演与腰鼓表演,彰显出独特的文化魅力。同时,聚焦传承乡风文明,利用各类文化活动为契机,积极向辖区居民宣传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本土乡村文化等,持续增强文化认同,进一步拉近社区治理“邻”距离。福保社区邀请云南大学艺术学院的师生,对社区内空白围墙进行彩绘,一幅幅体现福保乡情乡貌的画卷,既是社区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社区乡村文化的展现。
“文化+阵地”丰富居民精神家园。聚焦居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依托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在中秋、春节、元宵节等重要传统节日期间开展特色活动,如在春节组织开展文艺演出,邀请擅长书法的居民在社区共同写迎新春联;在元宵节邀请社区党员、居民群众分享元宵节的由来与传统习俗,共同制作汤圆。同时,街道不断加强基层思想文化宣传平台阵地的建设,目前,已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街道、社区全覆盖,建有街道文化综合服务中心1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1个。开办“碧水蓝天·生态六甲”文化艺术节3届,为居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通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有效丰富了居民群众精神生活,增进了邻里间的情感交流。
文化+旅游促产业融合发展。街道坚持以文化促辖区产业发展,依托辖区多样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围绕福保美丽乡村建设“球类运动”定位,建设山海生态运动休闲公园、海华体育运动公园、星海体育运动公园、海华文化体育休闲公园等4个体育公园,涵盖足球、网球、羽毛球等场馆50余个,探索打造体育+运动文化氛围。同时,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积极融入本地文化、传统文化,整体承包改造提升老旧厂房打造滇池文创中心、文创孵化园,集合艺术、非遗、展览、动漫等主题,丰富文化供给,持续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围绕文旅结合,在春节期间开展福保“鸥遇”季、新春民俗节,包含海鸥科普展、庙会集市、非遗风筝DIY、舞龙表演等各类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到福保半岛感受传统节日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