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接力赛”在昆明市官渡区上演。官渡街道办事处、官渡人民法庭、官渡区司法局官渡司法所三方携手,通过签署《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协作机制》,构建起“培训-调解-确权”全链条解纷体系,让46名调解员化身基层矛盾“终结者”,当天即推动多纠纷“案结事了”。
活动现场,46名调解员接受商标侵权案件专项特训。法官通过“理论讲解+案例解剖”现场教学,参训人员当场开展纠纷调解实战。某石化企业商标侵权纠纷中,调解员仅用1小时促成双方达成协议,司法所当场完成司法确认程序,免除当事人诉讼费用与漫长等待。
“这套机制就像法治服务‘外卖’,专业调解送上门,法律效力即时达。”参与调解的张律师点赞道。当天通过“法官+调解员+当事人”三方协同模式,成功化解多起商标侵权纠纷,半数以上案件实现当场定分止争,未调解成功的案件也明确后续解决路径。
据悉,该机制通过建立标准化流程、定期培训制度与案例共享平台,将司法确认服务前移至调解一线。官渡街道负责人表示,这既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实践,也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通过整合司法资源、强化调解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我们能够更高效地回应群众诉求、维护市场秩序。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签约,更是一次赋能——通过培训提升调解员的“法律工具箱”,通过实战演练打造“调解+司法确认”的官渡样板。
作为主城区人民法庭,官渡区人民法院官渡法庭案件数量和涉案标的额大、案件类型复杂、民商事纠纷繁多是其显著特点。长期以来,官渡法庭坚持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探索构建“三向发力、三级过滤”全流程调解机制,为推动形成高效多元的纠纷解决新格局、提升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三部门联动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有序衔接、协同治理,主动延伸服务触角,构建常态化联动解纷机制,为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做出贡献,切实将矛盾化解在萌芽,把司法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下一步,三部门将持续深化协作,通过定期培训、案例共享、流程优化,提升调解队伍专业化水平,为辖区群众和企业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法治服务,为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注入法治动能。
区融媒体中心 郭武辉 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