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小街社区党委紧扣基层治理难点,将资源整合、机制创新、队伍建设作为关键抓手,全力推动基层治理模式从“单打独斗”向“多元共治”转变。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切实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成功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聚焦“三网融合”,凝聚基层治理“向心力”。以“组织网、服务网、智慧网”三网融合为抓手,构建全域覆盖、精准高效的治理体系。织密“组织网”。划分18个网格,将辖区企事业单位、商户、社会组织等纳入网格管理,形成“一网统管、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格局。延伸“服务网”。整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资源,设立“暖新驿站”“职工之家”“聚邻亭”等服务平台,累计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500余件。升级“智慧网”。依托云南省基层治理“云表通”综合管理平台,通过实地走访摸排,收集人口、住房、企业等信息,共计录入“人、房、企”信息4万余条,排查矛盾纠纷3条,双向掌握17名流动党员基本信息。
发挥“三项机制”,激活多元共治“内驱力”。以发挥机制破解治理难题,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作为”转变。推行“红色合伙人”机制。联合12家兼职委员制成员单位,广泛吸纳社区组织、爱心企业、热心居民等各方力量,围绕社区环境提升、养老服务优化等重点工作展开合作。成立社区基金。社区秉持“整合社区资源、服务社区民生、参与社区共治,促进社区事业和谐健康发展”的宗旨,从“帮扶助困”到“便民惠民”、从聚焦“一老一小”的社区服务到提升社区环境的舒适指数。推动“百家妈妈帮”正式启航。该项目以普惠性、可持续性为特色,10家共建单位完成项目共建架构,共同开启“她力量”赋能计划,将每年捐赠物资帮扶特殊困难家庭,并联合社区举办公益活动12场。
建强“三支队伍”,提升为民服务“硬实力”。坚持把队伍建设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的关键,着力锻造基层治理“主力军”。配强“头雁队伍”。选优配强社区“两委”班子,推行“全科社工”培养计划,鼓励社区工作人员参加社工考试、持证上岗,实现“一专多能”,社区现有初级社工6人,中级社工3人。壮大“先锋队伍”。组建以党员、青年、妇联、消防、环保、医疗等群团组织为主的12支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文艺演出、知识讲座、环境治理、困难群体慰问等活动100余场,惠及群众1万余人次。培育“自治队伍”。挖掘热心居民、退休党员等力量,参与协商解决老旧小区改造、垃圾分类、噪音扰民等问题,实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