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井街道董北社区
探索“智慧养老”服务模式 让居家养老“伸手可触”
从搭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到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再到成立银龄“互助帮帮团”。近年来,吴井街道董北社区积极探索打造“家门口”的养老服务场景,启用“翼家健康”社区智慧管理平台,开设董北社区“智慧颐年”助老服务站,着力构建完善暖心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让“家门口”养老民生温度伸手可触。
“指尖”养老,幸福“触手可及”。吴井街道董北社区城市老龄化率高、退休老人占比大,现有高龄老人540余人,是辖区内典型的老龄化社区。面对社区人口老龄化呈现基数大、增速快、寿龄高等特点,董北社区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依托,构建了老人点单、机构接单、服务人员上单的线上模式,并对80周岁以上老人开设老年津贴申请及生存认证线上功能,通过AI智能人脸图像识别系统,平台实时水印照片认证效率较传统人工签字提升数倍。建立“三色动态反馈”机制:绿色代表认证通过,橙色提示未进行认证,红色提醒认证失败,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后台查看情况,即时通过微信认证群、电话通知等方式帮助老人完成认证,实现家门口的养老服务“一键直达”。同时,围绕基本信息、人群类型、政策服务三大核心类别,为高龄老人量身打造“一人一档”专属电子档案。这份档案涵盖老人户籍信息、健康档案、养老情况、高龄认证照片等多维数据,既细致入微地记录了老年群体的重点信息,又实现了从政策服务等方面的进一步细分,完成了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智能转变,用科技之力为老年人的养老减负、幸福加码。
“无碍”养老,幸福“稳稳当当”。董北社区“智慧颐年”助老服务项目构建“1+5+N”服务网络:1个智慧中轴、5类服务主体端口(社区、人大、政协、企业、居民)、N种居民服务场景,将线上管理延伸为线下服务。如:企业端口采用“智慧手环”帮助社区与家属实时关照老人身体状况,指标异常时及时响应预警;人大端口联合社区人大代表帮助银龄老人开展人文关怀,董北社区人大代表联合辖区资源,针对社区内2户百岁及半自理老人家庭,开展了适老化微改造行动,上门为老人安装了电动智能马桶,为老人们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如厕环境。“现在有了这个电动马桶,它可以自己冲水、消毒,还有烘干的功能,对我们来说真的是方便多了。”辖区老人对此很是满意。为了确保老人们能够熟练操作,社区工作人员还耐心地手把手教学,细致指导他们如何使用智能马桶和助浴设施,让“无碍”更“有爱”,让辖区老人享受到“稳稳当当”的幸福晚年。
“互助”养老,幸福“有来有往”。近邻存时间,高龄取服务,“智慧颐年”项目创新“以老助老”模式,组建由刚退休的“活力老人”为核心的“互助帮帮团”,通过国企老党员率先垂范,邻里互助分组功能,形成“1名活力老人+5户高龄老人”的结对网络。帮帮团成员经专业培训后,可承接帮助高龄老人认证、陪同就医、智能设备教学等微服务。同时,引入了服务时间记录和积分储存机制,每当志愿服务完成,便可获得相应的时间和积分存在“时间银行”里作为服务“凭证”。这些服务“凭证”不仅可用于兑换自身或家人的相关服务,还能换取物质奖励,从而在社区内营造出“我帮你,他帮我”的温暖互助氛围,实现养老服务的有来有往”,让幸福在“家门口”循环传递。
下步,吴井街道将不断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持续推进“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老年人提供更为多元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将养老服务精准送达每一位老人身边,让幸福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