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派面塑是将北方传统面塑技艺与云南本土民间艺术相结合,重点展现云南独特地域文化的艺术形式。多年来,官渡的滇派面塑传承人一直坚持围绕云南壮美多姿的自然风光、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创作各类体现云南民族团结、特色风物的面塑作品,在新时代以非遗技艺凝聚中华文化认同。
融合。滇派面塑注重提炼中华民族共有文化符号,强化共同体视觉表达。创作了“石榴籽”“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民族团结,一心跟党走”等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作品,具象化诠释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2023年3月,滇派面塑应邀到北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参展。
活化。滇派面塑以面为媒,以中华传统文化和云南各民族特色文化为灵感,将《山海经》中古籍文字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立体形象,将耳熟能详的《阿诗玛》《孔雀公主》《五朵金花》等云南民间传说和优秀影视作品进行再创作,在省民族文化博物馆、翠湖公园、及多个社区展出,吸引上万人参观。
浸润。为让更多青少年近距离了解、感受、接触传统非遗技艺,官渡滇派面塑与全市15所中小学校深度合作,通过与科普知识相结合,创作了以亚洲象、滇金丝猴、红嘴鸥等热点IP为主的云南生物多样性系列和云南美食野生菌系列。2024年至今,累计开展进校园活动20余次。
创新。官渡滇派面塑刘丽春团队与《英雄联盟》手游合作,以游戏内容为主题,以非遗技艺为载体,创作了一系列游戏角色面塑作品,精准还原其服饰纹理与技能特效,作为创新非遗作品在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中展出,跨界联动实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传承。2024年,官渡区依托滇派面塑体验馆,开展民族手工艺就业技能培训,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向16名学员传授面塑技艺。大部分学员培训后能够独立从事面塑创作、开展面塑教学、成立面塑工作室。截至目前,学员收入累计超20余万元,实现了“指尖技艺”的传承与“指尖经济”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