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www.kmgd.gov.cn

    小板桥街道:党建引领非遗传承 端午竹编情暖社区

    发布时间:2025-06-06 14:04:41 信息来源: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阅读次数:0

    为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文化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区落地生根,530日上午,小板桥街道鸣泉社区党委牵头举办非遗竹编·铃响端午主题党建活动,组织辖区党员、居民代表共30余人参与非遗竹编风铃制作,以党建+文化模式激活社区治理新动能。

    党建领航,文化传承有“方向”活动以党委为核心统筹策划,邀请社区文化专干尚老师现场授课。“非遗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脉,党员要当好传统文化的‘摆渡人’,让红色党建与非遗传承同频共振。”尚老师从竹编技艺的历史渊源讲起,结合端午习俗中“挂艾草、系五彩”的文化内涵,通过演示“十字编”“螺旋编”等传统技法,将竹编技艺的经纬交错与党的基层治理“织网”理念巧妙结合,让居民在感受非遗魅力的同时,加深对党建引领社区建设的认知。

    图片1

    党群互动,非遗体验有“温度”“端午挂艾草的习俗起源于哪个朝代?”“竹编技艺在哪个时期被列入非遗名录?”社区党委精心设计的党史与非遗知识问答环节掀起活动高潮。党员带头抢答,居民积极参与,在“猜谜赢奖品”的趣味互动中,将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知识深植于心。手工制作环节,党员志愿者分组协助居民搭建竹编骨架、编织粽子造型挂件,“老党员带新手”“年轻人帮长者”的互助场景随处可见,一枚枚竹编风铃在党群协作中成型,清脆铃声化作社区和谐的音符。

    图片2

    凝心聚力,社区治理有“实效”“以前觉得非遗离生活很远,现在亲手做出风铃,才知道传统技艺这么有意思!”党员李阿姨的感慨道出居民心声。活动不仅让居民掌握了竹编基础技法,更通过“党建+手工”的形式搭建起邻里交流平台。社区党委借此收集到4条关于文化活动开展的建议,同步建立“非遗传承志愿服务队”,6名党员主动报名成为文化传播志愿者。下一步,社区党委将依托“红色网格”持续开展“非遗进社区”系列活动,让传统文化成为凝聚民心、推动社区治理的“红色纽带”。

    图片3

    此次活动以党建为媒,将非遗传承转化为基层党建的生动实践,既让居民在指尖技艺中触摸到文化根脉,也让党委在文化浸润中增强了凝聚力。鸣泉社区党委将继续以“红色引擎”驱动文化传承,让更多传统技艺在社区治理中焕发新活力。

    主办单位: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昆明市官渡区云秀路2898号官渡区国投大厦1号楼6楼   联系电话:0871—67171373

    运维单位:昆明信息港 0871—65390101  昆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0871—12345

    滇ICP备19011957号-1   网站标识:5301110005   网站地图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