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www.kmgd.gov.cn

    小板桥街道:党建引领织密治理网 商圈共治激活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6-13 15:20:41 信息来源: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阅读次数:0

    近年来,小板桥街道海祥社区党委以党建为引领,紧扣商圈治理与基层自治融合主线,通过织密组织体系、做优服务供给、筑牢安全防线“三大工程”,推动商圈治理水平不断提升,激活社区发展新动能。

    组织体系立体化,构建协同治理格局社区党委“两个覆盖”攻坚为突破口,构建起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组织网络,让党的领导在商圈治理中落地生根。动态摸排强根基建立商圈企业“地毯式”走访机制,对10家重点企业实施运营数据、党员分布动态跟踪,形成“一企一档”数据库。创新流动党员“云管理”模式,依托数字化平台实现组织关系转接、线上学习、志愿服务“一网通办”,确保30余名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目前,海乐世界商圈已建成6个党组织、4个群团组织,形成“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的协同格局。三级架构聚合力成立由26家党组织和企业组成的商圈党建联盟,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商圈党建联盟”三级联动体系。创新“四联工作法”(组织联建、事务联商、会议联席、活动联办),累计开展党建交流18场,解决企业用工、政策落地等共性问题23项。推行“兼职委员制”,吸纳15家企业党组织参与治理,通过“三张清单”精准对接需求,推动37个共建项目落地,实现“商圈发展与社区治理同频共振”。网格治理精细化将商圈划分为8个治理网格,配备28名专职网格员。建立“发现—上报—处置—反馈”闭环机制,累计收集社情民意156条,调解矛盾纠纷43起,解决商户停车难、居民噪音投诉等问题81个,形成“小事网格办、大事社区统”的治理常态。

    图片1

    服务供给精准化,打造温暖商圈生态社区党委以需求为导向,创新服务载体、整合资源力量,打造有温度、有质感的商圈治理生态企业服务“一站式”推行“一轴五委”治理模式,组建“官小服”专班开展“暖企兴商”行动,7轮走访76家企业全覆盖,兑现税收减免、创业补贴等政策19项,解决融资难、用工荒等问题21个。创新“红色楼主+楼小二”服务机制,4名党支部书记担任写字楼“红色楼主”,企业党员化身“楼小二”提供政策代办服务200余次,实现“楼宇服务不出楼”。新就业群体“暖心巢”建成2个暖“新”驿站,为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提供休息充电、法律咨询等服务3000余人次,开展“夏日送清凉”“冬日送温暖”等活动15场,配套建立新就业群体诉求收集处置机制,解决交通安全、职业保障等问题12个,让“城市摆渡人”感受治理温度多元共治“生态圈”设立社区慈善基金,整合50家爱心企业、100余户商户资源,打造“善源慈善驿站”,实施助老扶幼、困境帮扶等6个公益项目,募集资金超50万元。深化“红色物业”建设,推动社区与物业党组织“双向进入”,选优35名红色物委会成员,成功化解物业纠纷17起,物业投诉率下降40%。

    图片2

    安全防控智慧化,筑牢商圈安全防线针对商圈夜间经济活跃、人员流动密集等特点,社区党委创新“技防+人防+群防”模式,筑牢安全稳定防线。“1+1+1”联防控风险针对酒吧、KTV等场所,建立“民警+辅警+行业联盟巡防队”联动机制,每晚安排3组力量开展“错峰巡逻”,累计巡逻时长超800小时,成功处置醉酒滋事、财物遗失等事件9起,商圈夜间治安案件同比下降32%。数字化平台提效能搭建“智慧治理”平台,整合网格巡查、视频监控等功能,实现安全隐患“发现即上报、上报即处置”。累计开展线上巡查400余次,整改消防隐患65处,推送安全提醒2000余条。引入“民宿酒店联盟”自律管理,通过平台备案房源信息,涉旅投诉量下降50%。全民参与筑防线组建2支“红袖标”义警队,吸纳商户、居民120人参与治安巡逻、纠纷调解。开展消防安全培训12场、应急演练6场,覆盖商户2000余人次,群众安全意识显著提升。2024年,商圈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8.5%,创历史新高

    图片3

    下一步小板桥街道海祥社区党委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不断创新治理举措,为商圈繁荣发展和居民幸福生活贡献更大力量。

    主办单位: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昆明市官渡区云秀路2898号官渡区国投大厦1号楼6楼   联系电话:0871—67171373

    运维单位:昆明信息港 0871—65390101  昆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0871—12345

    滇ICP备19011957号-1   网站标识:5301110005   网站地图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