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官渡区人社局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携手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电十四局”)创新打造“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通过新型学徒制培养与技能人才孵化基地建设双向发力,实现技能人才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精准对接,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这一创新模式既破解了企业技能人才断层困境,又为全区产教融合改革树立了标杆典范。
新型学徒制,锻造工匠梯队
区人社局结合水电十四局劳动用工实际情况,精准对接产业需求,聚焦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紧缺工种,探索性构建“技能导师+生活导师”双元育人模式,教授技能的同时赋予充足的人文关怀。项目设置两年培养周期,采取“课堂研习+项目实战”螺旋上升培养路径,累计培育1617名复合型技能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零距离”接轨。
产教融合,构建生态闭环
区人社局基于水电十四局培训中心着力打造集“教、学、研、训”于一体的现代化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现已生成“学练一体、食宿无忧”的技能人才培训、培养硬件设施生态,资源共享平台完备,已投入商业化运行,实现外部人才培养。配备智能化实训设备与标准化评价体系,形成“训考认证”全流程服务链。同时,区人社局着力推动水电十四局成为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评价单位,完备建立了覆盖48个工种的“过程考核+业绩评估”双维度认证体系。
创新示范,引领技能强区
区人社局深入推进技能强区战略,以推广“水电十四局经验”为牵引,深化产教融合与新型学徒制培养。通过政企联动,构建产业需求导向的协同育人机制,引导企业建立特色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政策支持及资源共享平台,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链精准对接,有效推动产业升级与人才梯队建设,助力打造技能人才培养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