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根根丝线在“福村绣娘”的指尖流转,古老的刺绣技艺不再是尘封的记忆,而是化作连接传统与当下的纽带,在当代生活中重焕光彩。近年来,六甲街道福保社区党委为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锚定乡土文化根脉,以一场别开生面的集体创作,让“福”的寓意与刺绣的巧思碰撞出动人火花。
以针为媒,汇聚传承力量
福保社区党委以“一针绣福韵,携手创锦绣”为主题,高效务实招募“福村绣娘”团队参与百福图集体绣制活动。不设经验门槛,只要对刺绣怀有热情且愿意为文化传承贡献力量,皆可参与,报名成功后,统一发放包含绣布、绣线、绣针及设计图的材料包,开展刺绣技艺培训,为后续乡土人才培育埋下种子。参与绣制,是对传统刺绣文化的活态传承,每一针每一线都将融入这份深厚的文化底蕴。
匠心共育 激活内生动力
建立“以老带新”实操机制,助力非遗刺绣工艺更好传承,绣娘们一边专注飞针走线,一边分享心得与灵感,大家以绣布为媒介,从陌生到熟悉,有效提升了个人刺绣技能和社区凝聚力。截至目前,“福村绣娘”团队联合福保半岛、社区居委会,深度挖掘本土文化元素,共同研发富有“福”文化特色的刺绣产品20款,着手开发市场渠道, 旨在将传统技艺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指尖经济”。未来,福保社区党委将定期举办刺绣交流、技艺比拼等活动,致力于让福保村特有的技法和纹样代代相传,让非遗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持续“闪光”。
福韵流芳 点亮乡风文明
这幅意义非凡的“百福图”,将作为一份满载祝福与心意的乡村文化名片,专程献给福保半岛。每位绣娘在各自红布上精心绣制一部分“福”字,最终拼接融合成饱含集体智慧与深情的巨作。目前,这幅承载全体福保绣娘深情的匠心之作正逐步成形。它将被精心陈列在村史馆、游客服务中心等核心场所,成为福保半岛独特的文化地标与精神象征 ,向八方来客生动展示福保的历史底蕴、今日的活力与新颜,传递最真挚的“福”气、社区温情与昂扬的乡风文明。
从用心招募到巧手成图,“福村绣娘”的每一步都浸润着对乡土的热爱与对振兴的担当。这不仅是让古老刺绣重焕光彩的文化传承之旅 ,更是盘活乡土人才、凝聚社区力量、孵化特色产业,并最终服务于乡风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