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板桥街道党工委始终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核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实干担当办好民生实事、化解群众烦忧,通过“细心、耐心、静心”三维发力,搭建沟通桥梁、破解宣传难题、提升服务效能,用实际行动筑牢基层治理根基,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升温。
细心作答,搭建高效沟通平台。一是拓宽协商渠道,畅通诉求路径。13个社区党组织牵头,推动协商议事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双向发力征集议题:一方面通过入户走访、网格微信群询问等多元方式广纳民意;另一方面依托“协商议事室”“院坝协商”等平台,联合多方协同研讨。截至目前,已解决路面硬化、校园周边环境改善等21项民生实事,居民幸福感显著提升。二是聚焦成果转化,提升解纷温度。各社区探索“一站式”多元解纷“联调共治”模式:林岸馨宸社区设置“林大姐”调解室,羊甫社区推出“1元法律代理”,云溪社区建立“党组织+法律顾问+调解员”机制,金刚社区设定“书记倾听日”。通过凝聚多元力量,提供诉前调解、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推动矛盾“早发现、小化解、诉前结”,实现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截至目前,已成功调处矛盾纠纷120余件,解答咨询300余次。
耐心作答,破解宣传教育难题。一是主题宣传,政策集中宣讲。为让居民吃透民政政策,社区针对临时救助、低保申请、社保参保等热点问题,组织主题宣讲并详细解答,有效提升了政策知晓率。二是敲门入户,精准个性宣传。针对残疾人、独居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需求,社区组建“敲门志愿服务队”上门宣传,将政策精准送达。截至目前,13个社区累计开展敲门行动50余次,覆盖260余户,发放资料500余份;帮助2户办理低保,与2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名困难重度残疾人建立结对帮扶,累计走访6人次、帮办解困6件。
静心作答,提升自身服务能力。一是强化互学互通,优化业务办理。为高效服务居民,街道组织政策集中学习,推动工作人员互通流程、互学政策,避免因人员缺位导致业务梗阻。今年以来,13个社区接待办事群众2400余人次,办理医保缴费、社保认证等业务,累计上门帮办代办60余件。二是完善服务机制,提升办事效能。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街道建立“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延时服务”等制度,公示业务办理时限接受监督,定期测评服务质量并优化流程。今年以来,政务服务大厅业务平均办理时长较去年缩短20%,群众满意度超98%,切实解决了“来回跑”问题。
下一步,街道将持续深化民生服务机制,以更实举措、更优服务回应群众期待,让“暖心事”办得更贴心,“烦心事”解得更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