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我要回国才能配合你们调查案件,没想到通过微信视频就搞定了,清晰又方便!”“我想着还要回云南,想不到一个视频调查就搞定了,真的是帮我解决了大难题!”……
近日,在昆明某电影城进行装修的张先生因工受伤,张先生递交工伤认定申请后就回山东老家养伤,和张先生一同上班的唯一证人黄某不在国内,到了马尔代夫上班。官渡区人社局工伤认定部门通过微信视频“云调查”,仅用时1.5小时就完成了对张先生及证人黄某的调查,有效破解了因地域阻隔造成的调查取证难题,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当事人“零跑腿”。
什么是微信视频“云调查”?
“云调查”绝非简单的“打个视频电话”。为确保调查过程的合法性、规范性和证据效力,区人社局工伤认定部门制定了严密细致的操作规程:
1.身份核验前置:调查前,先电话联系当事人,添加微信,进行身份确认,工作人员严格核验当事人/证人的身份信息(如护照、身份证等)。
2.程序告知清晰:视频接通后,当事人将身份证及人脸对准摄像头,再次确认身份,并清晰告知调查目的、权利义务及视频录音录像的规则,获得当事人/证人明确同意。
3.全程音像记录同步保存:调查全程利用微信视频功能进行同步录音录像。画面需清晰显示参与人员头像,确保身份可辨识,并将录音录像同步保存。
4.数据安全存储:录制的音像资料即时、完整存储,并刻录成光盘,形成不可篡改的电子证据档案,与纸质调查笔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传统工伤认定调查,往往需要工作人员与当事人、证人进行面对面的询问和核实。然而,对于身处国外或外省的当事人及现场证人来说,配合调查意味着高昂的时间成本和经济负担,甚至可能因无法及时返回而延误认定进程,影响工伤待遇的及时享受。“以往遇到当事人在国外的情况,调查程序往往陷入僵局,要么当事人需要花费巨大代价回国,要么认定周期被无限拉长,对双方都是考验。”工伤认定负责人说道。
今年以来,区人社局工伤认定部门积极拥抱数字化变革,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率先推出基于微信视频平台的工伤认定“云调查”模式,有效打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大幅提升了工伤认定服务的可及性、便捷性和公正性,让跨国取证不再“遥不可及”。
自微信视频“云调查”模式推行以来,成效斐然:
惠及范围广:已成功应用于5起涉及当事人在国外(如马尔代夫、老挝等多国)及国内其他省份的工伤认定案件调查。
效率大提升:单案调查周期平均缩短15天以上,最快可在当事人方便时1小时内完成关键取证。
成本显著降:为当事人节省了昂贵的国际、国内差旅费用和大量时间成本,有效减轻了群众负担。
满意度攀升:收到众多当事人及家属的感谢反馈,称赞其“省时省力省心”、“没想到在万里之外也能这么快解决问题”。
程序更规范:全程录音录像确保了调查过程的透明度和可回溯性,提升了工伤认定工作的公信力和规范化水平。
下一步,区人社局将继续完善“云调查”的配套制度和操作细节,计划将这一模式逐步推广应用于更多符合条件的工伤认定情形中,同时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确保“云调查”既便捷高效,又严谨规范,努力让每一位工伤职工,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感受到高效、温暖、公正的政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