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太和街道党工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公共文化服务,以文化人、汇聚人心,整合多方资源、扩充活动内容、服务居民旅客,有效提升治理温度、增强治理效能,形成“文化搭台-多方参与-治理升级”的太和治理样本。
一、汲取红色沃土营养,擦亮基层治理“底色”
红色书香担使命。以“4·23”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开展“阳春太和里 旅居云南 太和可读”阅读推广系列活动,依托太和书斋“清风读书角”、东航投资大厦图书流动服务点、辖区暖新驿站等,为党员干部提供读书分享、好书漂流、好书朗诵等点单式阅读活动,广泛以书香为载体,实现廉洁自省、拒腐防变。沉浸参观忆初心。以“红色记忆·文化传承”为主题,串联“禄劝红军洞”“云南陆军胜利堂”“昆明人民抗战胜利堂”“寻甸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昆明市图书馆”等教育基地,打造沉浸式“初心”研学路线,通过“参观+展览+阅读+非遗”的跨界融合,打造可感可触的沉浸式红色文化体验,让红色历史记忆在太和焕发新生。文艺汇演温岁月。以“七一”建党节、国庆节为时间节点,举办红船照相馆留影、文艺汇演、“我与祖国合个影”风光摄影展、“我为祖国绘蓝图”书画展等系列活动100余场,惠及群众万余人,进一步引导辖区党员群众坚守初心、持续奋进,不断凝聚基层治理力量。
二、整合多方资源,打造治理文化“抓手”
打破领域界限,跳出日常文化业务“小循环”,融入基层治理“大循环”,促成资源横向打通、纵向流动。十二·市集“兴”太和。以“太和·十二”为主线,深挖辖区金茶花产业园、双龙商场等文旅资源,举办“太和十二·市集”,通过“小市集”为“大群体”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让“商业外摆”释放“消费新活力”,用“创意活动”打造“文旅新玩法”,为太和居民和往来游客创造出沉浸式感受“太和魅力”的活动空间。文化助残绘“初星”。联合市图书馆,通过“文化+公益+多方合作”模式创新公益文化品牌,共同打造长期公益项目“让爱阅动——初星‘绘’聚,‘和’你一起”作品公益展,预计每年助力12-15位孤独症孩子实现其艺术与经济价值,形成可持续发展文化助残机制。
三、培育非遗文化土壤,奏响基层治理“和音”
挖掘本土非遗资源,联系和引入非遗项目传承人、专业指导老师等多形式开展非遗文化活动,搭建非遗文化阵地,推动实现非遗活动从“进”到“在”,形成12887非遗工作机制,形成非遗“住”太和的良好局面。今年以来,联合社区和昆明地铁开展“美美非遗 寻韵太和里”中国(昆明)官渡第十五届非遗联展太和分会场活动,联展活动跳出静态保护,通过联动地铁与广场空间,拓展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场景,为城市公共空间注入新的活力,吸引了过往旅客1200余人次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