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六甲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将党建工作与生态保护、乡村振兴、文明创建、人居环境改善深度融合,以“红色引擎”驱动绿色发展,在滇池之畔勾勒出一幅生态优美、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活幸福的宜居新图景。
党建红守护滇池绿,筑牢生态治理根基。
六甲街道濒临滇池北岸,8条河流穿越而过,生态保护责任重大。街道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党建+河长制,构建起街道、社区两级河长网格化管理体系,推动各级河长高效履职,形成“发现问题有交代、交代问题有落实、落实问题有反馈”的闭环机制,截止目前,街道各级河长累计巡河达676次,现场发现并处理问题88件,全面筑牢河道生态防线。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常态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河道保护、“十年禁渔”宣传、滇池生态保护宣传等各类河湖保护活动,以党建红守护河湖生态绿。
微治理绘就幸福圈,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为打造“干净整洁、环境优美、人居和谐”的城市环境,连年来,六甲街道聚力“市容提升”攻坚突破,充分发挥“网格+吹哨报道”机制作用,围绕环境卫生、村容街貌等方面,以点带面,解决辖区道路拥堵、修复破损路面、路灯点亮等居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市容环境问题。同时,围绕“党建+人居环境整治”,聚焦规范市容秩序,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加强背街小巷、城中村等薄弱区域的保洁力度,带领党员扛起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先锋旗”,结合“主题党日”“爱国卫生”“文明实践”等活动,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助力人居环境整治提档升级。此外,开展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建设,设立垃圾分类示范小区5个,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5场次,发放宣传资料 2000余份。
强品牌激活共富链,奏响乡村振兴强音。
以“大生态、大湿地、大景区”建设为指引,系统布局滇池沿岸重点村建设,精心打造观光线路,着力构建滇池保护治理与居民持续增收互促共进的可持续发展格局。在福保半岛建成望春风、滨湖大道等12处景观融合点位,利用3000亩生态农田及湿地,通过大地艺术和四季作物风景结合,以生态研学、户外艺展体验、趣野运动开发为主旨,聚焦农耕文化、自然风光,塑造城市田园艺术景观;改造后2.2 万平方米的厂房商业区,引进咖啡工厂、文创精品、非标主理人店、精神空间书店等合作品牌92个,充分彰显工业文旅气息。
从滇池之畔的生态守护,到乡村振兴的产业蝶变,再到人居环境的品质升级,六甲街道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党建的引领。接下来,六甲街道将继续以“绿色发展”为笔,以“党建红”为墨,持续深化生态治理、壮大特色产业、优化民生服务,让“生态宜居”的画卷愈发鲜活,让生态红利持续惠及更多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