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小板桥街道林岸馨宸社区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推进互嵌式社区建设。创新“党建+网格+物业”联动机制,将民族团结纳入居民公约,激发居民参与积极性,建立民族团结志愿者队伍,下设多个志愿者小组,为社区发展贡献力量。
空间赋能文化,筑牢民族融合物理根基。社区党委为让文化浸润日常、让空间促进互动,社区对公共环境与基础设施进行系统性升级,构建“物理嵌入+文化融入”的互嵌空间,聚焦居民高频活动场景,对社区广场、公共绿地进行功能化改造,增设休闲休憩区、互动活动角等便民设施,让开放空间成为各族居民自然交流的“共享纽带”;同步打造5处民族文化主题宣传栏,以图文并茂形式展示各民族服饰、习俗、非遗技艺,让民族文化“抬头可见、驻足可学”;整合资源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涵盖事务办理、政策咨询、矛盾调解等功能,为各族居民提供均等化、便捷化服务;搭建线上交流矩阵,依托业主群、法律宣传群等平台,开设“民族故事分享”“邻里互助对接”板块,打破时空限制,让线上空间成为各族居民的“连心桥”。
文化浸润人心,凝聚社区发展精神力量。林岸馨宸社区以“价值引领+民族文化+民俗互动”为抓手,多形式培育社区文化内核,增强居民文化认同与归属感,通过设置主题宣传牌、开展“文明家庭”“民族团结示范户”评选等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区治理细节,引导居民自觉践行文明新风;邀请专家学者开展民族政策专题讲座5场,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覆盖居民超2000人次,切实提升各族居民对民族政策的知晓度与认同感;深度结合传统节日与民族文化,常态化开展特色活动,如:端午节组织“民族团结包粽子比赛”,各族居民围坐共制传统美食。
服务精准惠民,织密民生保障幸福网络。社区党委坚持“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从教育、医疗、就业、帮扶等领域入手,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主动联动辖区幼儿园、企业等单位,搭建“社区+辖区单位”服务联盟,为居民提供“家门口”的教育咨询、健康体检、技能培训等服务,全年开展联合服务活动12场,惠及居民1500余人;深入摸排社区低保户、残疾人、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建立“一人一档”动态管理档案,精准对接需求;2025年累计帮扶困难家庭8户,通过物资援助、政策对接、心理疏导等方式,切实缓解家庭困境。
治理共建共享,构建多元协同治理格局。社区党委以“民主协商+矛盾化解+多元参与”为路径,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创新成立“林大姐”调解队,由社区老党员、退休干部、热心居民组成专业调解队伍,2025年累计调解邻里纠纷、物业矛盾等各类问题13起,调解成功率达60%,有效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构建“社区+党组织+物业公司+网格+居民”五位一体治理模式,明确各方职责,形成“大事共议、要事共决、实事共办”的工作机制;同步培育社区志愿者服务队、民族文化宣传队等5支社会组织队伍,吸纳居民志愿者200余人,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切实提升社区治理的参与度与获得感。
下一步,社区党委将继续优化公共环境,打造民族团结活动场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深化文化互嵌,创新宣传方式,丰富民俗活动形式。通过持续努力,将林岸馨宸社区建设成更加和谐、共融的互嵌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