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六甲街道立足实际抓实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通过构建“三维课堂”模式,将理论学习、红色传承与实践锻炼深度融合,推动党员教育从传统模式向立体化、多元化、实效化转变。
理论课堂“讲透”,推动党员教育常态化。
始终将理论学习视作党员教育的“源头活水”与“精神富矿”。街道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党员教育管理全过程,科学制定学习计划,运用集中学、分组学、自主学等方式,广泛掀起理论学习热潮,夯实党员教育理论基础。同时,紧密跟进党内法规、时政时事等内容的学习,今年以来,全覆盖开展领导干部面向街道全体干部职工小课堂,到社区讲党课14次,晨会常态化学习100余次,以理论上的清醒确保政治上的坚定,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思想上、行动上的自觉。此外,街道积极拓展学习内容,先后组织各社区党员、干部参加“党员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城市社区干部基层治理专题培训”等,全面提升各项理论知识基础。

红色课堂“赋能”,增强党员教育感染力。
街道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以史资政、以史育人”的作用,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淬炼党性的生动教材,以沉浸式教育筑牢党员理想信念根基。街道及各社区通过上一堂红色党课、讲一个红色故事、送一本红色书籍、做一次红色承诺、观一场红色电影等系列活动,精心打造红色教育课堂,为党员构建常态化“红色充电站”。依托主题党日活动,围绕探寻历史文脉、感悟革命情怀等主题,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传承延安精神主题学习”“传承‘阿拉红缨’精神,绘就清廉底色”等红色教育活动,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80周年纪念日,组织各社区党员480余人观看纪念大会,在潜移默化中厚植爱家爱党爱国情怀。

实践课堂“用活”,提升党员教育融合度。
紧扣党员教育实效,以“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为导向,通过创新实践活动,推动党员教育与业务发展、服务实践深度融合,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辖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注重把党员教育与做好民生实事相结合,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在各社区,广泛动员各领域党员收集群众微心愿、忧心事,并对照收集的问题清单共同解决民生实事,确保党员教育求真务实。各社区整合在职党员、各类志愿者、热心群众、国有企业离退休社会化管理人员等力量及资源,拟定志愿服务计划,以政策咨询、滇池治理、环境维护、法律援助、矛盾纠纷调解、经济运营帮扶等为主题,常态化为群众、辖区企业提供组团式、专业化服务500余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