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业态复杂、需求多元的治理挑战,太和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以“培养治理合伙人+创新服务模式”破题,通过建强组织体系、优化服务效能、凝聚多元合力,以“用户思维”推动惠民利民工作走深走实,积极探索帮扶工作“最优解”。
一、组织引领强根基 构建治理共同体
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相结合,开展街道干部职工综合能力提升培训,依托街道党校、“太和开讲啦”等平台制定15项培训内容,组织集中学习300余次,线上推送学习资料300余条。高效推进数据赋能基层治理试点,落实“三张清单”工作机制,创新“红·绿·蓝·橙”四彩党建工作法,打造商圈楼宇“党建会客厅”,培育“37度安心家”老年人服务品牌,组织企业党员开展活动20余场,举办健康讲座、文娱活动80余场,服务老年群体超5000人次。积极引入数字合伙人,推动“AI+社区”深度融合,引入deepseek等人工智能平台,打造社区数智化服务体系,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二、多元服务暖民心 提升民生获得感
借助人力中介市场集聚效能,推动就业帮扶精准化,2025年以来完成就业登记7351人次。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成立“企退管家”队伍,建立多元化服务基地,惠及1万余名企退人员;建成“新时代老年幸福食堂”4个,推广“时间仓”互助养老模式,服务老年人700余人;组建“全岗社工+网格员”代办队伍,为老年人、残疾人等提供帮办代办服务21人次。针对老旧小区、城中村安全隐患,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停车点位建设,新增停车点67个、充电端口1470个,有效消除安全隐患、方便群众生活。持续打造“四时太和”文旅品牌和蓝花楹IP,推进“you”系列社区IP建设,开展线上线下活动109场,惠及旅客和居民3万余人次。
三、共建共享聚合力 绘就治理同心圆
夯实法治基础,以党建引领平安建设,创新“一线协商”机制,通过基层协商民主、院坝议事等方式,推动法治宣传进企业、进楼院、进家庭、进学校。深化治安防控,实体化运行“2+3(1)+N”工作机制,加强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和风险隐患早期化解,强化防诈反诈宣传,配置“红袖标”队伍加强昆明火车站等重点区域巡查防控。坚决消除安全隐患,深入开展行业领域“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工作,针对前卫营城中村、1749家“九小场所”等重点对象,联动多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和日常巡查,抓实电动自行车消防整治,强化校园食品安全和治安管理。创新治理方式,推广“支部建在小区里、党建引领邻聚力”等小区治理工作法,打造“两新”党建品牌,用好“和心驿站”,发挥新就业群体“移动探头”作用,推动新业态群体融入基层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