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官渡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草案的报告
昆明市官渡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2015年1月11日在昆明市官渡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官渡区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将昆明市官渡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区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同时也是根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滇中产业新区托管大板桥街道区情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决策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转型升级”、“深化改革”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和滇中产业新区托管大板桥街道带来的影响,上下加力加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2014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60亿元,增长9%;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1亿元(不含大板桥和经开区),增长20%;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0.009亿元,下降 1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68亿元,增长1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000元,增长1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000元,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93‰。
2014年,全区主要经济社会指标中,除地区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两项指标受宏观经济下行等一系列因素影响,预计增速分别低于预期目标3个和22.1个百分点外,其他指标预计均可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
(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平稳发展
积极调整产业发展思路,贯彻落实好国家和省、市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努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全区经济稳中有增,缓中有进,总体平稳。加快商贸业调整步伐,螺蛳湾国际商贸城电子商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营。特色街区建设稳步推进,官渡古镇特色商业街区通过市级验收。进一步完善促进商贸业发展相关政策措施,理顺楼宇(总部)经济发展工作机制,楼宇(总部)经济加快发展,新增楼宇面积29.5万平方米,总部企业2户。积极推进文化旅游业发展,全年累计接待游客22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和18.18%。文化生态新城规划建设稳步推进。2014年,全区第三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547亿元,占GDP比重达63.6%。
(二)狠抓项目投资,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以项目为抓手,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2014年计划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79项,年度计划投资316.27亿元,完成投资310.4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8.16%。其中:重点基础设施项目55项,年度计划投资42.77亿元,完成投资29.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9.92%;重点产业项目61项,年度计划投资273.51亿元,完成投资280.5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2.57 %。稳步推进“3015”行动计划,官渡古镇三期、巫家坝城市副中心以及三个半岛会展度假区规划建设有序推进。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推进顺利,2014年完成投资40.85亿元。大力推进城市路网建设,积极配合省市抓好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建设,地铁3号线、铁路枢纽扩能建设征地拆迁工作有序推进。围绕产业建设年活动,着力抓好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螺蛳湾国际商贸城三期、昆明世贸中心、巫家坝城市副中心土地一级开发整理工作有序推进。着力争取国家、省项目资金,全区预计争取国家、省项目资金11.8亿元,争取资金总量居全市一板块第一名。
(三)加快开放步伐,外引内培进一步加强
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借助“南博会”、“昆交会”等平台,外引力度进一步加大。把产业招商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主旋律,以招商引资促进全区产业转型升级。2014年,全区初审到位内资61亿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01.7%;到位外资6054.5万美元,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的110.1%。在“第二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上成功签约4个项目,协议总投资64.6亿元。切实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项非公经济发展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非公经济扶持培育力度,努力推动非公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全区非公经济增加值预计实现400亿元,占GDP比重达47.2%。
(四)大力打造品质官渡,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
扎实开展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广普大沟、海河(上段)、金汁河、老宝象河等4条入湖河道综合治理取得新进展,海东、王官、盘龙江入湖口等3个湿地建设项目顺利推进。深入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拆除临时违章建筑37.98万平方米。加大排污企业监管力度,强化环境噪声、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大力推进园林绿化建设,新增绿地155.03公顷,全区绿化覆盖率达45.32%,人均公共绿地13.59平方米。节能减排力度继续加强,全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预计下降3.85%。
(五)着力实施民生保障工程,社会民生进一步改善
实施学前教育“春风化雨”行动计划,大力促进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全力推进高中阶段教育优质发展,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范发展民办教育。新增公办及普惠性幼儿园5所,改扩建幼儿园2所,新批准成立民办教育机构6个,10所新建小区及城中村改造配套学校(幼儿园)工程完工。大力推进校舍改造提升工程,校园安全工程完成竣工面积20639平方米,建成六甲一小标准化学校。
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公立医疗机构中严格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加大投入实施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实施3家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体化运行。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创建成为“国家卫生应急示范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小板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全国群众满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荣誉称号。全面开展白内障免费摘除手术,尿毒症透析治疗等卫生惠民工程。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围绕“五个一”工程精心打造生育文化示范社区,进一步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单独二孩”政策稳步实施,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93‰,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
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建立健全促进就业工作长效机制,重点群体就业、全民创业、失业保险扩面等工作有序推进,初步形成区、街道、社区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了就业服务工作平台城乡全覆盖。全年全区提供有效就业岗位33635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34.5%;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105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3.5%;新增城镇就业25188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9.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2%。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全区“五大险种”参保人数达91.33万人。临时救助、医疗救助制度不断完善,全年救助因病、因灾、因上学造成临时生活困难户275人,医疗救助“一站式”救助困难户520人次、重大疾病困难户224人次。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增养老机构2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个。回迁安置房建设进展顺利,建成回迁安置房83.91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序推进,基本完成3900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菜篮子”、“米袋子”工程建设,区级储备粮食仓库完成一期工程总量的75%,建成3个标准化菜市场(生鲜超市)、7个社区菜店和3个商业服务示范区。
(六)强化社会建设,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加强信访维稳工作,及时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以和谐社区创建为抓手,扎实推进“六型社区”达标及示范创建工作,铁路新村社区等7个社区创建为市级示范和谐社区,小街社区等12个社区达到“六型”社区标准。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基层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建设进一步强化。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反恐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及时妥善处置“3·01”昆明火车站暴恐事件,成立区反恐维稳民兵应急分队。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监管工作。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全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今年以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全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不强,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提质增效亟待突破;受宏观经济形势以及结构性减税、市场搬迁等多重因素影响,财政增收形势严峻。加之财政公共保障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民生支出刚性较强,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平衡难度大;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大,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面临较大压力;人民群众利益诉求多样化,社会矛盾或风险复杂化,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建设和治理任务艰巨。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
二、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建议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三五”发展的起步之年。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复苏势头偏弱和内需放缓,处于深度调整期。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加速转型,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仍是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省委作出了打造云南经济升级版的重大部署。市委提出当好云南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支点的先行者,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和火车头。
面对新形势、新常态以及大板桥街道托管至滇中产业新区的重大变化,我们必须紧抓云南桥头堡建设、“一带一路”和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加快推进给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积极调整发展思路,将经济发展重心转移到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都市经济上来,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惠及民生福祉为目标,在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以及城市建设精细化等方面谋求新的突破。
根据官渡区“十二五”规划纲要及区委十届十次全会对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2015年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7.5%左右;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
为实现上述目标,2015年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适应产业空间布局新变化,谋求以转型升级促进经济质量持续提升,积极贯彻落实好国家和省、市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服务业经济,推动服务业向低碳、绿色和高层次、高价值、高效益方向发展。继续推进以昆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为中心的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结合城市更新改造及主城区市场搬迁,优化商业网点布局,继续做好特色商业街区建设,着力提升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商务总部、会展总部、工业总部等楼宇(总部)经济,着力打造特色楼宇和楼宇聚集区。结合环滇池“三圈”建设,推进文化与现代商贸、休闲娱乐、会展等产业融合发展。结合文化生态新城和三个半岛、巫家坝城市副中心等片区建设,大力发展商务办公、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工业设计、技术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着力培育健康养老及社区服务业等产业。着力抓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努力推动规划改革创新,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工作。
(二)着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继续以项目为抓手,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保持投资稳定较快增长。2015年计划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60项,总投资2163.24亿元(不含前期项目估算投资),年度计划投资189.06亿元,计划安排5.69亿元财政资金用于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
以科学谋划“十三五”规划为契机,全力打造巫家坝城市副中心、文化生态新城和三个半岛商务会展旅游区、太和—吴井主城核心区以及金马—凉亭临空商贸区四大板块。继续推进“3015”行动计划,抓好滇池会展中心项目周边综合整治工作,确保按时限要求完成各项综合整治工作。配合省市做好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建设以及飞虎大道、官渡3号路建设。抓好官渡古镇三期建设,启动文化生态新城基础设施及回迁安置房建设。
全力推动城市路网建设,抓好贵昆路入城段等3条道路改造项目,完成243号路等道路建设。启动矣六生态隔离带农村公路规划建设工作。围绕产业建设年活动,切实抓好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着力提升政府项目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重点建设项目快落地,快推进,快见效。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与运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方式多样化,运营服务市场化的新格局。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积极研究、谋划一批“十三五”关系全局、带动作用强、政府组织实施的重大工程和项目,力争多进省、市的规划“本子”、项目“笼子”和资金“盘子”。
(三)着力外引内培,激发经济活力
继续加大外引力度,突出专业招商和产业招商,根据产业定位和布局,强化招商引资前期工作,夯实招商引资基础。以文化生态新城和三个半岛等重点片区为载体,着力引进金融、文化旅游、现代商贸等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以南博会等展会为平台,加大项目推介力度,积极推动我区招商引资再上新台阶。2015年引进内资9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000万美元。不断加大内培工作力度,结合“百户企业”培育计划和“两个10万元”小微型企业培育工程,创新落实好各项非公经济发展扶持政策,鼓励企业上规模上台阶,培育一批优势成长型、龙头带动型企业,扶持一批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带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四)着力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动力
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完成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和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继续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完善基本药物补偿机制。积极推进“小升初”招生制度改革,落实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积极稳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根据国家、省关于市县规划“多规合一”要求,积极推进规划改革创新。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结合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区建设,着力推进创新型县(市)区试点工作。鼓励企业自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工程实验室等。采取后期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企业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开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不断加大对企业的创新投入和扶持力度,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全面推进科技服务产业提质增效,促进科技与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等产业相互融合,构筑电子商务平台,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在文化创意、商贸物流、装备制造等产业的运用,以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综合效益。
(五)着力生态环境建设,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快推进入滇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抓好广普大沟、海河(上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收尾工作,完成盘龙江(官渡段)绿色廊道改造提升示范段工程,实施南部水系规划调整范围内小清河、虾坝河等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全面推进湖滨生态建设,完成海东生态湿地、王官湿地公园以及盘龙江入湖口东侧湖滨湿地建设。认真开展省级生态区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城乡清洁”工程,进一步强化城乡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力度,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配套建设,不断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全面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保区域空气质量持续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水平。继续抓好生态隔离带建设。着力加大园林绿化力度,新增林地及城市绿化面积80公顷。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大力开展节能减排,确保年度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
(六)着力强化民生保障,促进改革成果共享
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加快配套学校建设移交工作。深入落实“春风化雨”学前教育行动,发展学前教育。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普通高中优质发展。扎实推进官渡区职业高级中学“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工作。进一步规范民办教育办学行为。高度重视校园安全,着力抓好校园安全管理。继续推进全区中小学幼儿园的网络信息平台和信息化应用体系建设,着力打造10所品牌学校,完成30所学校(幼儿园)校舍修缮提升改造,改善办学条件。
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抓好区文化馆、博物馆的维修改造。积极推进文化馆、图书馆、碑林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免费开放。扎实做好文物保护、抢救、维修和非遗保护、传承、开发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体育事业快速发展,打造“十五分钟”健身圈,完成10条全民健身路径、2个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和区体育馆维修改造建设。
优化医疗资源布局,结合城市更新改造,加快配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移交工作,推动区人民医院迁建工作。着力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继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诊疗水平,鼓励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康复、理疗等特色化发展。抓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扎实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爱国卫生、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着力稳定低生育水平,巩固“云南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区”成果,进一步完善生育文化示范社区建设。
继续开展全民就业创业工程,全面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以高校毕业生、农转城居民、退役军人为重点,积极帮助“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就业,2015年提供有效就业岗位1.5万个、新增就业1.2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1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
巩固扩大社会保险成果,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城乡社会保险参保率和保障水平。落实好社会救助各项政策,加大城乡医疗救助力度,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加快建立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网络。加快回迁安置房建设,确保年内建成回迁安置房 19万平方米, 交付8000套,安置3000户群众。继续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力争建成2400套。着力抓好标准化菜市场(生鲜超市)和放心粮油加工示范企业建设,完成区级储备粮食仓库建设。
(七)着力维护社会稳定,增进社会和谐
加大信访维稳工作力度,及时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探索建立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加强城乡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村改居”社区改革发展行动计划,探索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官渡区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强化科学监管效能。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提高我区防震减灾能力。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和应急处置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2015年重点建设项目投资计划
2015年,坚持“确保重点,保续建、保民生、促产业”的原则,继续做好市政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及民生保障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切实推进文体旅游、商贸流通、房地产等重点产业项目。
(一)重点基础设施项目
重点基础设施项目67项,其中续建项目17项,新开工项目 50项,总投资109.44亿元,2015年计划投资23.81亿元。
1.社会事业及民生保障项目16项,其中续建项目7项,新开工项目9项,总投资62.07亿元,2015年计划投资9.38亿元;
2.生态环保项目14项,其中续建项目5项,新开工项目9项,总投资19.48亿元,2015年计划投资4.65亿元;
3.市政基础设施项目37项,其中续建项目5项,新开工项目32项,总投资27.9亿元,2015年计划投资9.78亿元。
(二)重点产业项目
重点产业项目46项,其中续建项目36项,新开工项目10项,总投资2053.81亿元,2015年计划投资165.26亿元。
1.文体旅游项目5项,均为续建项目,总投资410.1亿元,2015年计划投资17.3亿元;
2.商贸流通项目11项,其中续建项目8项,新开工项目3项,总投资553.49亿元,2015年计划投资29.75亿元;
3.房地产项目26项,其中续建项目23项,新开工项目3项,总投资1078.61亿元,2015年计划投资114.91亿元;
4.其他项目4项,均为新开工项目,总投资11.6亿元,2015年计划投资3.3亿元。
(三)重点前期项目
开展重点前期工作项目47项,估算总投资1533亿元。
1.基础设施项目24 项,估算总投资90.84亿元;
2.产业发展项目11项,估算总投资114.16亿元;
3.城市更新改造项目12项,估算总投资1328亿元。
各位代表!完成2015年官渡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切实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相关会议精神,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的监督,扎实苦干、砥砺进取,努力谱写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为“十三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附表一
官渡区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序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14年计划 | 2014年预计完成 | 2015年计划 | |
增长率(%) | 绝对值 | 增长率(%) | 增长率(%) | |||
1 | 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12左右 | 860 | 9 | 9左右 |
2 |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 亿元 | 11以上 | 40.009 | -11.1 | 7.5左右 |
3 |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13以上 | 351 | 20 | 16左右 |
4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12以上 | 368 | 12 | 11左右 |
5 |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11以上 | 32000 | 11 | 9以上 |
6 |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12以上 | 15000 | 12 | 10以上 |
7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 | 4以内 | 1.92 | 3.9以内 | |
8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 | 5以内 | 2.93 | 6以内 | |
9 |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 | % | 下降3.8 | 下降3.85 | 下降3.4 |
备注: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两项指标2014年调整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目标值不变;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指标未列入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