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www.kmgd.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15117762-201712-230305 主题分类: 2017年
发布机构: 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17-12-14 14:02
名 称: 昆明市官渡区文化体育旅游局关于对政协昆明市官渡区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91064号提案的答复
文号: 关键字:

昆明市官渡区文化体育旅游局关于对政协昆明市官渡区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9106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7-12-14 14:02 浏览次数:135
字号:[ ]

昆明市官渡区文化体育旅游局

关于对政协昆明市官渡区第九届委员会

第一次会议第91064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孙鸿雁委员:

您在政协昆明市官渡区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所提出的第91064号《关于非遗创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案,已交由我局办理,该提案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现就我局有关工作开展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官渡区在人才引进、资金扶持等方面不断持续加强对非遗企业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市场的主体作用,调动汇聚各部门、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激发非遗手工技艺创新创业活力。积极探索非遗项目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根据“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发展战略,结合互联网+,增加非遗创意产品销售额。官渡区在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成果位居全省前列。以昆明官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为辐射核心,已先后建立“十馆十一基地”非遗公益设施。2010年至今,“十馆十一基地”接待国内外观众32万人次;举办各类公益性培训传习班140期,培训学员4200余人次; 国家、省、市、区投入项目扶持资金1600余万元。

2014年5月,官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被云南省文化厅命名为首批“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作为文化共享工程,传承基地全年向市民免费开放。现已成为昆明市乃至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示、交流的中心。官渡区以基地为平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做大做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品牌,引领古镇文化风情;以地域特色项目,创立官渡文化品牌。官渡非遗传承基地通过引进优秀的非遗项目,免费提供场地,进行展示销售。

2011年—2016年已成功举办六届,是目前云南省唯一面向省内外的非遗盛会。通过全国非遗联展,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针,持续打造“中国(昆明)官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文化品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搭建一个集“保护、展示、交流、发展”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充分展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精湛的手工技艺风采,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品牌,提升官渡文化品位。联展以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或富有地域特色项目为展示内容,通过现场展示、展销、洽谈等形式,全方位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

2011年12月30日,经官渡区民政局审批,官民社登字〔2011〕第01105号文件,同意成立“昆明市官渡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协会成立后,依照章程开展正常的业务活动,充分发挥协会的优势,组织好会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为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发挥积极作用。

发挥媒体作用,扩大官渡非遗文化影响力。2006年至2016年的“文化遗产日”期间,根据文化部、省厅、市局通知要求,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歌舞展演、文化传承人技艺展示等活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新社、云南电视台、昆明电视台、云南信息港,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云南日报、昆明日报等新闻媒体对我区非遗工作、画乡建设等进行了宣传报道,提高和扩大了官渡区非遗文化建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孙鸿雁委员,谢谢您为官渡区非遗文化产业提出的宝贵意见,希望您一如既往地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积极与各部门联系,提升官渡区民族民间文化的影响力。

感谢您对非遗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17年6月28日

主办单位: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昆明市官渡区云秀路2898号官渡区国投大厦1号楼6楼   联系电话:0871—6717373

运维单位:昆明信息港 0871—65390101  昆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0871—12345

滇ICP备19011957号-1   网站标识:5301110005   网站地图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