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灾减灾 共建美好家园
十年前的5月12日,我国发生了汶川8.0级特大地震。回顾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生动实践,对于做好新时代防震减灾工作,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重要意义。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扛起防震减灾政治责任,大力推进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防震减灾能力,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今天,2018年11月16日上午,由官渡区人民政府主办,官渡区民政局、官渡区住建局、关上街道办事处联合承办,云南众益志愿者服务中心协办的“官渡区2018年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演练”在关上街道关上森林公园举行。此次全区大型应急演练,邀请省民政厅救灾处副处长代明堂、云南省减灾中心综合财务部部长张晋戬、云南省减灾中心减灾部部长陈雪峰、云南省减灾中心减灾部肖丽亚、云南省减灾中心仓储运输部李振兴领导和区民政局党委副书记杨云昆、区民政局分管救助和救灾副局长陈家伟出席演练活动。还有官渡区应急办、卫计局、消防、教育、公安分局、减灾委30家成员单位的相关领导、工作人员,78315部队、8个街道和空港经济应急救援队及社区居民、幼儿园儿童和实验学校师生共计400余人参与演练活动。模拟演练关上 街道关上社区片区发生6.5级地震,受灾群众达2000余人。
官渡区委、区政府接到地震灾害信息,第一时间启动《官渡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Ⅱ级响应议案,并以此为背景,向市政府、市民政局上报地震灾情信息。区民政局围绕居民转移、疏散、安置、救助等情况,成立了灾情核查小组、物资调运小组、转移安置小组、慈善募捐小组进行现场应急处置。模拟地震发生时,开展应急搜救演练——关上街道向减灾委办公室汇报受灾情况,在有群众被地震倒塌的建筑物困住时,请求救援队前往救援;模拟发生火灾——关上街道向减灾委办公室汇报火灾情况,在火灾发生地,有人被困住,请求救援队前往救援。
此次大型演练设置了紧急疏散、灾情评估、灾情上报、灾情会商、灾后搜救、灾民安置、物资发放、慈善捐赠8个科目。演练现场提供应急水源、电源、移动公厕等应急救灾公共设施,搭建应急演练指挥部、物资发放点、医疗救护点及赈灾帐篷等10顶;医生、护士现场演练医护工作,对模拟受伤的群众进行治疗;公安人员及社区保安人员维持现场秩序;驻区部队帮助搭建救生帐篷、运送伤员。最后现场应急演练指挥部领导看望慰问了受灾群众,并现场发放救助食品和应急包。
此次演练的主要目的一是全面检验《官渡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官政办通〔2017〕92号)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操作性,查找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和修改意见;二是锻炼队伍能力。进一步提高各应急抢险队伍、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社区、街道,以及应急志愿者等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完善协同配合机制。通过演练,强化各职能部门的安全应急意识,工作流程,配合机制。验证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工作程序和处置流程,进一步明确应急处突的职责任务,磨合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四理提升公众意识和能力。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向全社会普及防灾救灾科普知识,了解避难场所,熟悉逃生路线,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救灾意识,提高紧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五是扩大受益范围。通过本次应急演练取得的成果,建立培养政府机关、社区、学校应急队伍、宣讲队伍的机制。通过应急队伍的建设,强化应急演练在政府机关、社区、学校存在的重要性,通过宣讲队伍提升民众的应急意识和获得应急逃生,面对、处置应急情况的能力;六是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对本次应急演练的操作、总结,通过专家设计和论证,建立合理、有效的应急演练长期运行机制和应急预案。不仅政府单位,还包括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社区、街道都融入到官渡区减防灾应急演练活动中来,增强灾害应急意识、提升应急技能,个人掌握,惠及全社会。
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在今后的政府工作中,官渡区委、政府还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防震减灾理念,大力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