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月份官渡区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4%
10月份,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28亿元,同比增长6.9%,环比回落5.4个百分点;1-10月累计完成451.86亿元,同比增长10.4%,高于全市0.1个百分点,位于一板块第三名。
一、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完成情况
10月份,全区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保持稳中有升。本月完成零售额23.87亿元,同比增长2.6%,环比增长4.2个百分点;1-10月累计完成236.60亿元,同比增长5.6%。
二、消费品市场运行的特点
1、商品零售主导明显,餐饮收入增势剧减。
10月份,商品零售额实现23.01亿元,占全区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96.4%,同比增长0.1%,环比增长2.6个百分点;餐饮收入实现0.87亿元,同比下降6.8%,环比下降14.8个百分点,呈负增长态势。
2、汽车类销售增速明显回升,石油及制品类小幅放缓。
(1)10月份,因为部分汽车企业因活动优惠力度加大,且价值较高的“卡宴”系列车型成交较多,出现销售小高峰,占全区限额以上零售额36.0%的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8.29亿元,同比下降2.2%,环比增长13.1个百分点。
(2)10月份,占全区限额以上零售额52.8%的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2.14亿元,同比增长0.8%,环比下降3.1个百分点。
3、刚需类商品市场复杂,增速有升有降。
10月份,全区粮油、食品类,烟酒类同比分别增长13.3%、58.3%;饮料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日用品类同比分别下降20.3%、1.0%、11.4%。
4、互联网零售增速回落。
10月份,互联网零售商店受一年一度“双十一”节日大促氛围影响,紧锣密鼓进行前期筹划,消费者则“蓄势待发”,本月实现零售额0.42亿元,同比下降3.5%。
5.新增入库单位增势较好,拉动力逐渐增强。
10月份,新入库的18家单位共实现零售额0.63亿元,同比增长38.43%,环比增长49个百分点,拉动全区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长2.6个百分点。
三、分行业销售额(营业额)运行情况
分行业看,1-10月,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四个行业呈“一升三降”的特点。批发业销售额累计增长9.7%,环比下降7.2个百分点。主因是钢材、橡胶市场价格波动大,销量减少;零售业销售额累计增长4.6%,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住宿业因部分酒店改造升级投入运营,加之国庆长假促销活动丰富,住房率提高、会议接待增加,营业额累计增长1.0%,环比增长0.1个百分点;餐饮业受单位关停、客流量减少等因素影响,营业额累计增长15.8%,环比下降1.5个百分点。
四、需要关注的问题
1、企业市场竞争压力大。
就目前市场情况看,企业经营面临诸多困难,市场竞争强、需求减少、订单不足、资金紧张、经营成本上涨等仍然是困扰企业经营的主要问题。单位关停、业务停滞、另觅出路都是最直接的反应。同时,部分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经验不够、策略不精,业务转型和结构优化效果不佳。
2、市场缺乏新的消费热点。
随着居民生活观念逐步变化,居民消费开始由实物型转向服务型,实物型消费市场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冲击。而今年以来,国家、地方并未出台比较直接的刺激消费政策,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消费需求不旺的压力依然存在。积极扩大新兴消费、稳定传统消费、不断释放潜在消费需求任重道远。
3、网络餐饮颁布新规。
今年10月1日起实施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鼓励和支持网络餐饮采用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方法,建立并规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新要求的提出,将对线上餐饮企业的发展经营带来影响,需要提高警觉、时刻关注、积极应对。
五、趋势预判
2017年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保持12%左右的增长,尤其是受国际市场原油供应相对减少的影响,石油及制品类商品价格连续调升。且汽车类因购置税优惠即将到期,年末迎来销售小高峰。1-12月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增速12.7%。
同比而言,今年市场整体下行压力大,尤其是占限额以上零售额80%左右的石油和汽车类商品,受市场竞争客户分流、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加油站转出经营、汽车品牌市场份额减少、拆迁等多因素影响,预计全年消费品市场继平稳增长后会有小幅放缓,要保持去年的高速增长压力巨大。
六、对策和建议
1、出入库工作要常抓不懈。
一是部门联动,多考察多走访多关注,面对企业的“生老病死”做到及时有效沟通,合理做出科学决策;二是上下合力,发挥优势资源挖掘潜力,着力加强“老字号”、“特色品牌”的创建和保护力度,依托品牌优势,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三是积极培育发展前景好、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月度入库,提高限上单位的总量和比重;四是统计工作人员紧抓月度入库点,及时更新名录库,确保审批流程顺利。
2、着力政策措施落地。
一是有关部门加大对纳限商贸企业的政策扶持和引导,检查督促奖励措施的落实,及时兑现扶持奖金,确保区委区政府有关鼓励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激发企业积极性;二是充分发挥部门职能,组织特色活动、利用特色活动为企业提供发展平台,引导企业长期参与其中,带动直接消费,派生相关领域消费。
3、坚持数据质量是统计生命线。
一是坚持通过法律宣传、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实地核查等多方式进一步提高报表人员业务能力,强化严格把关数据质量的意识,确保数出有据、应统尽统;二是重点监测定期报表,对数据波动异常的企业加强沟通,实时掌握其发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