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www.kmgd.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15117762-201812-230453 主题分类: 2018年
发布机构: 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18-12-03 11:07
名 称: 昆明市官渡区文化体育旅游局关于对政协昆明市官渡区第九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92060号提案的答复
文号: 关键字:

昆明市官渡区文化体育旅游局关于对政协昆明市官渡区第九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9206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8-12-03 11:07 浏览次数:380
字号:[ ]

尊敬的民盟官渡基层委员会:

你们在政协昆明市官渡区第九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所提出的第92060号《关于挖掘保护发挥官渡区不可移动文物作用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提案,已交由官渡区文体旅游局、区文产办办理。提案提出:为充分发挥不可移动文物作用,助推官渡区文化产业发展,根据官渡古镇一期二期恢复改造的成功经验,调研组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一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文物法》)为依据,加强城中村改造及片区改扩建中的文物保护规划,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二是进一步完善《官渡古镇保护与更新规划方案》并加快实施,增强官渡古镇历史文化的可感知性,使之成为官渡区古建筑文化遗产的重点展示区,成为文化旅游的集中游览区;三是将官渡辖区的古建筑群按照“科学、合理、适度”的原则建设成主题街区,或单点建筑建设成文化休闲多中心;四是成立官渡区人民政府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区文物保护工作。我们综合和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现结合有关工作开展情况答复如下:

一、加强城中村改造及片区改扩建中的文物保护

(一)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法律法规及程序全覆盖宣传

2018年3月至4月,官渡区文体旅游局分管领导饶姝副局长带领区博物馆(区文管所)工作人员,分别前往辖区内的八个街道召开文物保护工作会议,街道分管副主任、文化站长及文化专干、不可移动文物所在社区及小组领导参加会议。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文物建筑开放导则(试行)》、修缮保护程序、修缮保护资金筹集途径、管理使用注意事项等,着重介绍了片区开发建设中文物保护的相关规定。如《文物法》第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制定城乡建设规划,应当根据文物保护的需要,事先由城乡建设规划部门会同文物行政部门商定对本行政区域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措施,并纳入规划”,第十七条“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第二十条“建设工程选址,应当尽可能避开不可移动文物;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的,对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实施原址保护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确定保护措施,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报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批准;未经批准的,不得开工建设。无法实施原址保护,必须迁移异地保护或者拆除的,应当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迁移或者拆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批准前须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得拆除;需要迁移的,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依照前款规定拆除的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中具有收藏价值的壁画、雕塑、建筑构件等,由文物行政部门指定的文物收藏单位收藏。本条规定的原址保护、迁移、拆除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列入建设工程预算。”

(二)将片区开发建设中的文物保护落到实处

1.积极主动开展“三旧改造”中的文物保护工作

2018年5月25日,昆明市文广体局组织相关县区召开“三旧改造”连片开发文物保护工作会议,传达《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旧改造连片开发工作方案的通知》(昆政发〔2018〕28号)文件精神,并提出文物保护工作要求。官渡区文管所就2018年至2020年“三旧改造”官渡区辖区内的15个片区进行文物情况梳理,目前正积极对接区规划分局、城改办了解相关情况,查找项目图纸,以进一步明确涉及文物。下一步,将以书面形式将15个片区涉及文物名单、现状、保护要求及依据提供区规划分局及城改办,并依法依规做好相关保护工作。

2.梳理文物保护单位建控地带保护范围划定情况,组织开展第三批、第四批共计23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建控地带保护范围的划定。目前,已完成18项区级文保单位建控地带保护范围实测工作。待实测完成后,将进行专家论证、盖章、申报公布等程序。

3.结合具体项目,做好片区开发文物保护。

关上街道双凤社区在进行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官渡区文管所积极与开发商万科集团对接,做好九龙庵、月临庵等文物在开发过程中的保护工作;对接昆明市交投公司,做好金马街道辖区内片区开发中镇龙寺保护工作;对接浙商集团,开展矣六街道辖区内片区开发中映华寺保护工作;对接区国投公司、俊发地产,做好小板桥街道辖区内片区开发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对接六甲街道,做好城中村改造中“重修九甲战士冢碑记”保护工作;对接官渡街道及国投公司,积极开展官渡古镇三期建设等项目中的文物保护工作。

(三)其他文物保护措施及工作

1.制定官渡区文物修缮保护计划

2018年1月,官渡区文体旅游局、区博物馆拟写了《官渡区文物修缮保护工作报告》、《官渡区文物修缮保护工作方案》、《官渡区文物修缮保护工作项目表(2018年至2020年)》上报官渡区人民政府,并专门向王忠区长汇报。

2.官渡区文体旅游局已多次向上级部门提请增加官渡区文物保护专项经费。

3.对于官渡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的普查遗漏情况,区文管所组织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文物进行重新排查,重新整理辖区的不可移动文物情况。目前,已完成工作总量约70%。

4.文物“四防”安全工作开展有力

2018年2月9日下午,由官渡区文化体育旅游局组织的“官渡区2018年文物安全工作会议”在区博物馆召开,官渡区安监局、区民宗局、区住建局、区消防大队、各街道办事处相关领导参加会议。会上,区政府分管领导马春梅副区长作了重要讲话,并对全区文物“四防”安全工作提要求。

区博物馆认真开展文物“四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各项不可移动文物安全工作责任由区级、街道、社区、管理使用责任人层层落实到人,每季度开展一次不可移动文物全覆盖“四防”安全检查,以确保文物安全。官渡古镇内文物古建筑,区博物馆专门设置了人员巡查,每周至少3次,每次巡查均记录并上报。

二、保护古镇文物古建筑,助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一)官渡古镇基本情况

官渡区不可移动文物资源主要集中在官渡古镇片区,古镇既是国家4A级景区,亦是云南省省级特色小镇重点项目,如何利用丰富的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助推文化产业发展,官渡古镇的三期建设尤为重要。官渡区委、区政府正着力推动官渡古镇三期规划建设,《昆明市官渡古镇文化旅游小镇发展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规》)已通过评审并报云南省住建厅备案。三期总用地约2500亩,项目总投资预计235亿元,其中土地开发预计132亿元,一水四境投资预计100亿元,公益性文化事业投资预计0.33亿元,经营性文化旅游投资预计3.33亿元。该项目预计未来3年将新增投资63.33亿元。项目以“一水四境”(昆明百年、漫溯官渡、春城寻迹、滇尚生活)四个片区来打造官渡古镇文化旅游小镇。小镇建设将紧紧围绕“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基本完成、三年全面完成”的总体目标展开,将官渡古镇文旅小镇建设成为全省一流特色小镇。旅游资源有遗址遗迹、人文活动、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地文景观5大类。古镇以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融文化旅游、购物休闲、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生态环境良好,风貌特色鲜明的综合型旅游景区,也是我区文化旅游和特色旅游的重要支撑点。

(二)官渡古镇文物保护情况

古镇片区内现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登录文物2处。古镇一期开发建设时,着重进行文物古建筑修缮保护,妙湛寺金刚塔整体抬升2.6米,土主庙、法定寺、文明阁建筑群、妙湛寺东塔等文物得以整体修缮保护,同时恢复重建了妙湛寺、妙湛寺东塔等古建筑。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圣宫修缮保护工程于2015年5月18日开工,2018年3月15日,顺通过竣工终验,投入经费600余万元。省级文保单位法定寺大殿抢修保护于2017年10月动工,现已完工并通过初验,正在报请省市文物部门验收,投入经费40余万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妙湛寺金刚塔地下监测空间渗漏水抢险修复已于2017年开展调勘、编制方案并上报国家文物局,2018年5月6日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实地踏勘并召开讨论会,待国家文物局批复后,将实施回填工程。西庄五谷寺、燃灯寺等已列入我区近三年修缮保护计划。

(三)科学规划,融合文化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经区政府同意,官渡区文化体育旅游局组织编制了《官渡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已报批区政府审核。按照《官渡区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和《官渡区“十三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依据官渡区文化资源分布状况、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础和经济发展水平,将进一步调整优化空间布局,引导文化资源和生产要素向重点优势地区集中,优化整合,集聚发展,构建“两廊五区”空间开发格局。三期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保护、展示非遗项目;统筹开展文物修缮;结合历史建筑及建成环境,以文化串联旅游线路,展示小镇历史文化景观;注重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打造历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含云南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宝象河旅游文化休闲长廊建设、云南文玩藏品休闲步行街建设、官渡古镇历史文化体验区等项目。将整个片区的文化旅游融合创新,用文化体验业态创新与建筑规划空间创意相结合,全面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围绕小镇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现状空间提升扩容发展的模式,以创新的商业模式和文化消费体验业态撬动片区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

加强“旅游+”思维模式和营销方式,在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发挥摄影、作协、书画等协会的作用,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宣传官渡古镇,整合官渡古镇旅游业态,激活“吃、住、行、游、购、娱”诸多要素,提升引流和复购效应。充分发挥官渡古镇国家4A级国家旅游景区的品牌效应,展现滇池沿岸民间民俗文化特色,突出本土非物质文化吸引力。还原官渡古镇民间民俗文化节庆活动(初一、十五、土主庙会、春节、中秋等),创造良好的民间民俗文化环境。结合“一部手机游云南”活动,加强官渡古镇景区智慧导游系统建设,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对景区内的街区结合文产项目招商引资进行业态归类,规范管理。大力培育高新技术文化企业,积极探索建立网上文化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创建“互联网+文化”的新兴业态,推动文化与科技信息产业的深度融合和空间复合利用,增加文化产品内涵和附加值。加强文化、体育与旅游的结合。例如,在官渡古镇内组织开展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开礼活动和举办舞龙舞狮等,展演、围棋象棋比赛,还可以开展相应的经贸活动和洽谈会。

深入挖掘金马寺、宝华寺、巫家坝机场旧址等古建筑群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培育发展文艺创作演艺和文化博览业,打造艺术创想传承基地,引进数字文化体验项目,扶持文化创意企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化工作室、艺术中心、文化交易市场、美食街区等实体项目。保护和开发大板桥、小板桥集市传统文化街区,传承历史文脉,彰显历史文化名城风貌。

三、申请成立官渡区人民政府文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区文物保护工作

2017年9月,官渡区文化体育旅游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7〕81号)文件精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分管负责同志牵头的文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向官渡区人民政府正式提交了《官渡区文化体育旅游局关于成立官渡区文物工作领导小组的请示》,申请成立由区文化体育旅游局、昆明市公安局官渡分局、区消防大队、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昆明市国土资源局官渡分局、昆明市规划局官渡分局、区发展和改革局、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民族宗教局等相关部门联合组成的“昆明市官渡区文物工作领导小组”这一职能机构。该机构由官渡区人民政府直接领导,以便在日后的文物保护工作中加强联动、简化程序,更加切实有效地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保护好我区文化遗产。

感谢你们对文物保护及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昆明市官渡区文化体育旅游局

                                      2018年6月28日

主办单位: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昆明市官渡区云秀路2898号官渡区国投大厦1号楼6楼   联系电话:0871—6717373

运维单位:昆明信息港 0871—65390101  昆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0871—12345

滇ICP备19011957号-1   网站标识:5301110005   网站地图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