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区激发社会组织内生动力,创新社区治理
官渡区激发社会组织内生动力,创新社区治理
为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官渡区于2017年先后出台了《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官渡区关于推进“三社联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实施意见》两个纲领性文件。今年以来,官渡区着力实施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规范发展工作,通过积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 ,进一步健全社会组织发展体制、加强培育扶持力度、规范监督管理 等举措充分激发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出台配套的扶持政策,推动全区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我区在2017年7月印发实施《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官办通〔2017〕52号)《官渡区关于推进“三社联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实施意见》(官办通〔2017〕51号)2个文件的基础上,配套制定《官渡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扶持办法》《官渡区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指导意见(试行)》《官渡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管理暂行办法》《官渡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绩效评估工作实施意见》4个文件,对推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完善 “2+4+N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政策体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二是建设三级孵化服务平台,为社会组织提供发展支持平台。通过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社会组织孵化服务平台,
解决社会组织在起步阶段注册、场地、资金、资源以及提升能力等方面的困难,为全区社会组织提供阵地保障和资源支持。2017年末,官渡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完成,通过前期公开招募、评审,现区级孵化基地共入驻35家社会组织,服务涵盖应急救援、精准帮扶、扶老助残、心理疏导、社会志愿服务等多个领域。截止到目前,经孵化基地指导完成注册的共有7家社会组织,注册地设在孵化基地的共3家。我区同步启动了公益金点子、社会创业、社区治理、定向扶持等公益项目计划,让“襁褓”中的社会组织获得最需要的营养,从而健康、快速成长。
现阶段,我区正在重点打造2个街道“三社联动”指导中心及8个城市社区“三社联动”服务站;到2019年将达成3个街道“三社联动”指导中心及16个城市社区“三社联动”服务站的建设工作,启动村改居社区“三社联动”服务站建设工作。
三是制定“三个清单”推进三社联动项目服务化进程。开发建设社会组织信息智库、整合全区相关职能部门资源,制定“三个清单”,通过征集街道、社区、居民的需求和资源制定需求清单、资源清单,以官渡区社会组织网站为平台面向全社会发布需求信息,由专业社会组织根据需求清单认领、策划服务项目,同时借助官渡区社会工作专家智库专家对涉及的相关项目进行路演评审形成项目服务清单,随后组织专家评审组对申报项目进行专业审核评审立项,进一步完善项目实施方案,细化操作流程和措施,帮助承接社会组织更好地服务群众。
四是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为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活力,官渡区民政局与官渡区组织部联合,共同发起“益起七月·闪耀为民”的公益创投大赛,旨在发掘和引起一批立足官渡区特色、针对官渡区实际、回应官渡区需求的社会组织,同时,又以赛促建的方式,推动社会组织专业能力的发展,增进社会组织与社区之间的联动。第一批共申报95个项目,其中社会组织承接37个,社区自办58个,经过路演,专家评审,最终有74个项目得以立项。含社会组织承接项目26个,社区自办48个。继第一批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项目立项后,第二批立项评审于9月下旬在官渡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启动,共有44个项目待评审,其中含16个社会组织承接,28个社区自办项目,经过专家的现场打分评审,最终有41个项目予以立项。据统计,第一、二批党建党建服务群众项目入驻社会组织承接情况,入驻组织32家,共有20家组织承接35个项目,涉及金额440余万元。目前各街道及社区党建服务群众项目已陆续启动,该批项目的服务效果和所形成的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效应将在项目实施中日益凸显。
五是规范政府购买服务申报机制。建立“1+1+1”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即:社区+社会组织+社工联合申报的方式),鼓励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和社区公共服务项目,同时以项目支持和培育社区自组织,通过建立协商议事规则,逐步实现社区居民从接受服务到主动参与的转变,从而实现社区自治,创新社会治理,逐步形成“政府主推,第三方运营,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全新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