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区2019年一季度文化及相关产业 发展情况
2019年一季度,在部门的通力合作下,文化企业新增入库企业14家,入库规模不断壮大,营业收入不断增加。
一、基本情况
(一)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文化服务业最多
一季度,官渡区共有71家文化企业,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3家,其中文化制造业8家,文化批零业13家,文化服务业50家。
2018年底及2019年2月,官渡区共新入库14家文产企业,其中文化服务业12家,文化批零业2家,文化制造业无新增入库单位。
(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文化批零业增速最快
一季度,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3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3%。其中,文化制造业3.74亿元,与去年相比增长5.3%;文化批零业2.18亿元,同比增长12.5%,文化服务业4.39亿元,同比增长6.5%。文化服务业收入占比最高,文化批零业增速最快。
从文产行业分类看,文化核心领域企业46家,营业收入5.55亿元,同比增长6.2%,文化辅助领域企业25家,营业收入4.76亿元,同比增长8.5%。
(三)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一季度,文化企业营业利润0.4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9%。其中,文化制造业0.51亿元,与去年相比增长78.5%;文化批零业-0.12亿元,同比增长52.1%,文化服务业0.04亿元,同比下降89.7%。整体盈利能力增强,但文化服务业利润却大幅下降。
二、存在问题
(一)文化企业规模小,缺乏有盈利能力的企业
一季度,文产企业营业收入上亿的只有两家企业,500万以下的企业数量达一半以上,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同时仅有59.2%的企业营业收入同比正增长,正增长企业比率较低。
因为市场不景气、行业竞争激烈、人工成本增加等原因,一季度文产企业营业利润虽同比增长,但营业利润正增长的企业仅有31家,亏损企业比盈利企业多,大多数企业营业利润很低甚至为负。
(二)新入库企业质量不佳
经过努力,本年官渡区共新入库14家文产企业,其中,官渡本区9家,空港区1家,经开区4家,官渡本区新增最多。但相比,本年新增文产企业质量不高:部分文产企业业务不稳定,账务不全;部分企业截止到现在营业收入低于百万且还未有新的业务;部分企业现在确认的收入是以前年度产生的收入,本年还没有新的业务或业务较少。这些企业缺乏后续增长动力,且新增企业中现只有5家营业利润为正。
官渡具有民族传承的文化企业由于性质特殊,难以大幅增收,营业收入普遍较低,难以找到达规企业新增入库。
三、工作建议
(一)打破区域限制,加强部门沟通
文化产业是一个综合性行业,涵盖行业广,牵涉部门多,需要各部门各专业共同努力,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文产企业库。但是由于官渡区涉及到官渡本区、经开区、空港区三个片区,地域职权分开,相关部门间沟通困难,不能及时了解企业情况,需要各部门打破地域限制,加强沟通,深入挖掘达标、发展前景好的文产企业升规入库。
(二)多方面政策扶持,发展壮大文产企业
文化行业由于其特殊性,很多文产企业特别是具有民俗传承性质的企业营利能力较弱,单靠自身力量很难发展至达规入库,不利于我区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要发挥政府功能,通过税收、补助、政策宣传、平台搭建等方式积极鼓励我区文产企业壮大。
对于本区数量较多,占比较大的文产行业,如会展业、电影放映业、广告业等要积极鼓励它们创新经营模式,转型升级,减少因同行竞争及现代行业冲击带来的危害,走出持续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