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明显平稳增长压力大
一季度,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官渡区经济运行造成了大面积冲击,各行业经营状况下行严重。区委、区政府领导全区上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出台《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共渡难关的十二条政策措施》,落实各项政策,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全区社会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基本民生得到较好保障。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264.77亿元,同比下降9.0%,低于全市3.4个百分点,低于全省4.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5亿元,下降10.6%;第二产业增加值72.51亿元,下降13.6%;第三产业增加值189.41亿元,下降6.9%。
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
(一)工业生产稳步提升
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1%,降幅比全市低1.4个百分点,较1-2月收窄9.4个百分点,增速“一板块”排名第二。其中,3月环比增长11.9%,复产势头较好。
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3.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15.5%,比重最大的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1%,降幅比1-2月收窄35.7个百分点。
25个大类行业中有6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增长面24%,比1-2月提高8个百分点;3月当月有7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增长面28%。19个行业增加值降幅较上月收窄,5个行业增加值增速由负转正。七大行业增加值增速“三升四降”,其中烟草制品业增长2.9%,汽车制造业增长1.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9.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6.4%,非金属采矿业下降23.0%,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下降34.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42.9%。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达99.3%,比1-2月提高4.8个百分点。
(二)建筑业大幅下滑
一季度,全区建筑业增加值33.37亿元,同比下降23.1%,较去年同期下降26.4个百分点;228家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2.40亿元,同比下降18.8%,比去年同期回落29个百分点。其中:23家国有企业完成产值126.26亿元,同比下降17.8%,完成产值占全区建筑业总产值的82.8%,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回落35.0个百分点。全区房屋建筑企业施工面积为1618.96万平方米,同比同比增长26.1%。
(三)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明显收窄
一季度,区属(不含经开区和空港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36.3%,降幅较1-2月收窄14.1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非房地产投资下降20%,降幅较上月收窄42.6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分别增长37.7%、32.6%。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43.3%,降幅较1-2月收窄3.7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21.5%,降幅较1-2月收窄44.1个百分点。
一季度,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35.1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3.1%;商品房销售额49.26亿元,同比下降42.2%;商品房销售均价14002元,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4.4%。截止3月末,我区商品房待售面积117.8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8%,环比增长9.1%。
(四)消费回补和释放初步显现
一季度,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40.80亿元,同比下降16.3%,降幅较1-2月份收窄3.9个百分点,增速低于全市2.3个百分点。18个限额以上单位商品类值中有9类商品零售情况比1-2月份好转,总体降幅较1-2月份收窄7.0个百分点。其中,占比较大的石油及制品类同比下降23.5%,降幅较1-2月份收窄11.9个百分点,3月份增长1.5%,增速回升明显;汽车类同比下降28.9%,降幅较1-2月份收窄3.0个百分点,3月份降幅较2月份收窄51.6个百分点,在疫情冲击的环境中回升趋势凸显;粮油类、水产品类、蔬菜类、干鲜果品类、饮料类等基本生活类保持增长,分别增长43.6%、264.0%、68.7%、47.0%、107.1%,增幅比1-2月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五)服务业受疫情影响明显
一季度,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9%,降幅比全市高5.2个百分点。其中,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下降27.1%,批发和零售业下降15.1%,住宿和餐饮业下降17.6%,房地产业下降5.6%。仅有金融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保持平稳增长,分别增长0.9%和6.3%,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增长的有力的支撑。
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经营情况看:1-2月,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01.48亿元,同比下降24.8%,低于全市6.1个百分点。十个行业门类中,除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不含开发)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外,其余八个行业门类均呈下降趋势。疫情对交通运输、旅游、文化娱乐行业发展影响较大,1-2月,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三个行业门类营业收入分别同比下降28.6%、41.4%和72.4%。
虽然在各项政策扶持和帮助下,部分企业应对疫情创新经营模式,增加经营内容和服务方式,企业生产稳步恢复,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疫情的冲击,但旅游、文化娱乐等行业还未能复工复产,企业经营成本上升、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短期内难以缓解,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8.8%,降幅较1-2月扩大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