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官渡区投资服务中心(206)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30111MB1720130F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19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官渡区投资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官渡区投资服务中心(官渡区政务服务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贯彻执行中央、省、市有关投资服务和政务服务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以及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负责推进全区投资服务和政务服务工作,拟定有关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负责官渡区投资项目审批服务相关政策的宣传和咨询工作。 受理投资项目业主委托代办申请,按照“一次性告知”原则,指导项目业主准备项目审批所需的申报材料,完成各项审批代办工作。 加强事前、事中、事后跟踪服务,推行全程跟进,按照“限时办结制”原则,及时向项目业主反馈相关情况。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全程代办业务。 及时、全面、准确掌握省、市投资项目并联审批的审批动态,及时汇总相关数据,组织开展情况分析,协调解决代办服务中出现的文图及相关事宜。 为投资人入驻做后期跟踪服务,主动发现投资者在经营过程中,所需各类其他公共服务需求并协助代办。 代办功能标准化,建立健全代办机制。 做好代办项目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和移交。 做好区政府各部门进入中心事项的受理、办理及管理、服务和监督工作。 做好对街道(社区)为民服务中心(站)建设的指导工作。 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 |||
住 所 | 昆明市官渡区官渡街道办事处云秀路2898号国投大厦4号楼2楼 | |||
法定代表人 | 赵元良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昆明市官渡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287.44 | 510.45 | |||
网上名称 | 官渡区投资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 7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2017年11月成立官渡区投资服务中心,加挂官渡区政务服务中心牌子,法定代表人为赵元良。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19年,我局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区委编办核定的工作职责有关规定开展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 一、实际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抓改革落实,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机制 一是利用“云南省政务服务平台—昆明分站”,构建市、区、街道、社区“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将第一批涉及16个部门的159项事项扩充至29个部门的241项事项按事项标准化纳入“一窗式”综合窗口进行办理。2019年,全区综窗受理量为18754件,办结量为18056件,出证量为7389件,办结率96.28%。 二是全面梳理服务事项办事指南,推动实现同一事项名称、编码、依据、类型等基本要素标准统一。2019年,全区共录入事项449项,其中三级以上办理深度442项,四级以上办理深度5项,网办率达99%。 三是开展“一部手机办事通”的宣传推广工作。联合建行官渡支行举办“一部手机办事通”—“我学、我用、我推广”主题宣传活动。2019年,全区累计推广场次400余场,共向办事群众推广“一机通”7600余人次,下载安装5800余人次。 四是做好“互联网+监管”工作。为全区35个政府部门建立管理员账号,协调区级各相关单位做好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动态管理及监管行为采集工作。2019年,形成检查实施事项清单524项,为区级26个部门配置执法监管人员695人,完成监管行为采集76次。 五是全面推进“3550”改革。一是进一步简化企业开办工作流程,实现受理、审批一审一核制。2019年5月,企业开办“一窗通”平台上线运行,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开设企业开办专区。2019年,官渡区政务服务中心共审批企业设立登记11646户,其中,通过窗口办理3932户,全程电子化登记3456户,企业开办“一窗通”平台申报4845户,审批通过4285户。二是不动产登记实施"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实现不动产交易、税收、登记全过程“一套资料、一窗交件、一次办结”,首次登记3个工作日内办结。三是按照省、市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工作要求,官渡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于12月31日上线运行。 六是全力打造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区。在官渡区政务服务中心选址建设24小时自助服务区,设置包括政务服务、税务、卫健、税务等7台自助设备,提供24小时事项自助办理、发票申领、自助缴费,卫生药品领取等的自助服务。 (二)精心谋划,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一是建章立制。全年组织召开14次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及时将省、市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进行研究、传达及安排。出台了《官渡区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官渡区营商环境提升十大行动》。组织窗口工作人员、业务填报人员、企业人员开展学习培训。建立“部门与第三方评价机构”“区营商办与指标部门”“牵头部门与责任部门”“政府与企业”的联系渠道。制定优化营商环境“督促检查”“信息报送”“会议”“通报”“宣传”“交办”“培训”的“七个制度”。二是做好政策宣传。编制了《昆明市官渡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政策文件汇编》,利用区政务服务大厅等各种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结合“国家宪法宣传日”,做到宣传工作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营造良好宣传氛围。三是开展营商环境整治。组织各指标牵头单位对照《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红黑榜》,认真分析问题存在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逐一落实。同时,开展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做好对标京沪先进地区营商环境举措复制推广借鉴工作。 (三)巩固提升,持续推进审批制度改革 一是开展权责清单梳理工作。2019年,全区26个部门、1个群团组织、8个街道办事处共梳理出行政职权3761项。二是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改革。组建官渡区行政审批局,集中梳理由8家单位统一划转的19项行政许可事项,理顺部门审批职责,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模式,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全流程帮办服务,实现了“一颗印章管审批”。2019年,办结行政许可事项174 件,其中有54个行政许可事项召开了专家评审会议,办结率达100%,申请人满意度达100%。 (四)深化“放管服”,推进自贸区“证照分离”改革。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事项梳理工作。对承接中央层面设定的103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和承接云南省地方层面设定的4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4种方式分类推进改革。 (五)高效运转,强化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 为切实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优化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环境。2019年,官渡区共有216个项目(共264个标段)在昆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公开招标,其中房建项目93件,市政项目99件,政府采购58件,其他类别14件。中介超市发布公告71件,选取结束73件,签约项目81件,履约结束42件,项目成交额达到382.65万元,咨询服务200多次。 (六)有序开展,提升投资服务便利度 一是不断强化投资服务工作。为市级交办的及区内重大投资项目,在企业开办、相对集中行政审批等方面(如:企业注册登记、股权变更、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占道施工或其他临时性占道审批等)提供项目代办、帮办服务,协调推进项目审批工作,加强投资项目监管,努力为官渡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2019年全年共为13家企业在企业开办、股权变更、施工许可等方面开展13次代办、帮办服务。二是加强投资项目监管。整合区级投资项目事项部门,运用“云南省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为投资项目提供前、中、后期所需相关跟进服务,2019年,共受理投资项目142个,其中,审批类63个,备案79个,金额1256.22亿元,办结率100%。 (七)加强自身建设,拓展服务能力 一是机构改革后,在区政务局原有科室的基础上,成立政策法规科和审批改革科、行政审批科,进一步明确职责,充实工作人员。二是推进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形成党员宣誓厅、党员(流动党员)活动室、人才驿站与党员志愿者服务站“一厅一室双站三角”多维格局,集党员管理、党员学习教育、志愿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基层组织“阵地堡垒”、红色教育的“实践场所”、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三是针对营商环境、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等工作,组织区级各部门开展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提高工作水平。 二、存在问题 (一)政务服务工作方面:一是政务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在大厅窗口管理过程中,存在重纪律约束、轻培训提高的情况,导致窗口工作人员整体业务素质还不够高,服务群众的能力还不够强,个别窗口工作人员有违反工作纪律的情况发生;二是网上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目前全区32家部门的485项事项在省、市平台的事项进驻少,网上办理率低。 (二)行政审批工作方面:一是容缺审批开展不足。“容缺审批”等创新缺乏法律授权,没有法律法规支撑,若申请人事后出现问题,可能加大相关审批人员的责任。用“承诺书”代替要件的审批事项,我局事后跟踪结果是大部分企业都未按要求办理所缺要件,我局又无监管权,最终导致要件缺失。二是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分散,导致申请人多头跑问题一直存在。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只有两个事项划转至我局,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对深化“放管服”改革再认识,真正做到“放”得流畅 一是进行流程再造,实施审批再优化。聚焦不动产交易登记、企业投资项目、住房公积金贷款等与企业生产经营、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和办理量大的高频事项,进一步优化流程、简化材料、精简环节,实现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申报材料齐全的情况下一次办结。全面实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整合涉及多部门事项的共性材料,推广多业务申请表信息复用,通过“一表申请”将企业和个人基本信息材料一次收齐、后续反复使用,减少重复填写和重复提交,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 二是推动“容缺审批”改革,实现行政审批再提速。优化审批服务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对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报材料(主件)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但次要条件或手续(副件)有欠缺的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容缺受理。 三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覆盖、全流程、全方位”,完善评估评价机制,加强社会监督,确保2020年基本建成全国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扩容提速,坚持4类方式分类推进改革,破解制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优化简化社会办医疗机构跨部门审批工作。 (二)进一步对政务服务能力再提升,真正做到“服”得细致 一是打造政务服务“好差评”闭环工作机制。建立由企业和群众评判的“好差评”制度,实行审批服务即时评价、评价打分实时上报、差评情况及时核实、整改情况及时反馈的“好差评”闭环工作机制,增强政务服务“好差评”结果运用,全面提升办事群众和企业对审批服务满意度。 二是创新事项主题式集成服务。全面梳理服务事项,优化服务流程、规范服务标准,编制全区统一、实时更新的服务事项目录和办理指南。围绕企业和群众关注的民生领域,针对重点高频事项,进一步从表单合成、材料合并、联动办理等方面对审批流程进行优化完善,形成主题式集成服务。 三是落实“七办”模式,实现全区能办。整合资源,运用全区政务服务“一张网”,持续完善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一窗通办、就近申办、一次办成、马上办好、掌上办好、全市能办”的工作机制,推动实现群众办事少跑路、不跑远路。借助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推动区、街道、社区三级之间相同事项实现通用要素统一,达到同一事项全区通办。 (三)进一步对营商环境再强化再巩固,真正做到“优”得全面 一是强化复制推广借鉴,全面提高效率。分析查找差距,对于能复制推广借鉴工作,对标先进形成本指标复制推广借鉴的工作举措。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迅速整改落实。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痛点”“ 堵点”,继续深挖问题,持续推进整改,不断优化我区营商环境,充分运用“红黑榜”动态评价结果,全面梳理,举一反三查找问题。三是提升服务意识,增强企业获得感。增强服务主动性,打造“综合受理、全程代办、联合审批”的全方位服务平台。全面应用线上平台,以“数据跑”替代“企业跑”,全面实现“最多跑一次”工作总目标,不断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五是加强宣传推介,营造浓厚氛围。走访一批企业对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反馈反映,以及群众对有关部门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感受和体会,深入挖掘宣传先进典型。将全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政策措施的生动案例、取得的成果及特色亮点工作及时向省、市重要新闻媒体对接刊登播放。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四)进一步对工作统筹兼顾,真正做到政务服务全方位提升 一是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以多种形式宣传贯彻《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加大对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和打击力度,形成综合监管、部门配合、整体联动的格局。进一步强化诚信体系建设。加大对违法违规记录信息公示力度,建立“一处受罚,处处受制”诚信体系。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和信用管理,健全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二是健全完善中心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日常管理,狠抓责任落实;抓好窗口和工作人员考评工作,提高全体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确保“中心”工作规范、高效开展。三是做好街道(社区)为民服务中心(站)规范有序开展的建设指导工作,延伸服务管理,强化区、街道、社区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四是加强政务服务信息公开工作。充分利用区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服务网上平台及各公共发布平台公开事项办事指南,同时在区政务中心大厅显眼位置采取纸质和电子公开的方式,实现集成式、一站式政务服务公开。 2020年,是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营商环境提质年”。我们将按照今年省、市政务服务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以推进发展为主题,以优质高效服务为主线,以强化管理为手段,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深化工作业绩,力争在健全服务职能、创新服务方式和树立服务形象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为创优我市营商环境、提升形象做出积极贡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相关资质认可和执业许可。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绩效情况:新成立机构无绩效考核情况; 受奖惩情况:没有受到有关部门对本单位奖励和惩处; 诉讼投诉情况:无诉讼和社会投诉。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填表人: 李海英 联系电话:15559880107 报送日期:2020年06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