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www.kmgd.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15117762-202006-303795 主题分类: 公示公告
发布机构:  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0-06-24 14:04
名 称: 2019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昆明市官渡区六甲街道为民服务中心(185)
文号: 关键字:

2019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昆明市官渡区六甲街道为民服务中心(185)

发布时间:2020-06-24 14:04 浏览次数:87
字号:[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301113560773671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19  年度)

单 位 名 称

昆明市官渡区六甲街道为民服务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昆明市官渡区六甲街道为民服务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承办面向群众的管理、审批、服务及社区为民服务站管理等工作,并作为党群活动服务平台。

   

昆明市官渡区福保路六甲街道办事处机关大院内

法定代表人

许宏萍

开办资金

8(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六甲街道办事处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

2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的规定,我单位2019年度申请了变更登记,分别为: 宗旨和业务范围的变更:原宗旨和业务范围是综合协调和管理街道各职能部门设置的便民服务窗口,做好为民服务事项进入中心的管理、服务、监督工作,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相关要求,负责街道为民服务中心的建设,不断完善为民服务中心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为民服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开展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努力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负责为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考核工作,指导辖区内社区为民服务站建设工作。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变更为:承办面向群众的管理、审批、服务及社区为民服务站管理等工作,并作为党群活动服务平台。

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在区政务服务管理局的指导下,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社区、各窗口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围绕街道中心工作和目标,以转变职能、优化服务、方便群众、提高办事效率为目标,扎实开展了各项工作。 一、本单位章程的执行情况 2019年我中心按照《条例》、《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规范使用印章、证书, 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具备承担与宗旨和业务范围相适应的民事责任能力,具备相关登记事项所要求的资质,在出现依法应当申请变更的情况后按时申请变更登记,实际适应名称包括印章、标牌及其他表示单位名称的标记与核准登记的名称一致;法定代表人与实际的主任一致,实际的住所与核准登记的住所一致,无抽逃、转移开办资金的行为,无涂改、出租、出借《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法定代表人证明书》或者出租、出借印章的行为;依法纳税,无涉及诉讼情况。 二、 实际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 (一)按市级“四星级”为民服务中心的标准,努力为广大企业和人民群众营造优良的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 1.强化集中办事机制。按照需要,调整充实进入中心的事项,完善中心的功能配置;落实窗口办事权责,理顺部门和窗口的关系。目前进驻为民服务中心办理的事项共计32项,分别是经济发展类、社会发展类、综治维稳类、党建群团四大类。 2.加强协调监督管理。进一步畅通监督渠道,以岗位公示牌、挂牌上岗、设立投诉箱、意见箱、对外公开市、区及街道投诉电话等方式,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为民服务中心到各社区为民服务站检查指导各窗口及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工作10余次。 3.着力开展好“满意服务在大厅”活动。在活动中要求各窗口人员“六做到、六杜绝、六一样”。围绕办事群众的需求,完善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以出色的工作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树立“服务窗口”新形象。 4.加强作风建设和为民服务队伍的教育管理。根据《六甲街道社区为民服务站、街道(社区)为民服务中心(站)工作人员“星级评定”管理实施办法(2015年修订)》文件精神,结合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办事效率、服务态度、出勤情况等,每季度开展一次星级评定。每月召开一次中心(站)工作例会。不断提高各窗口工作人员素质,确保为民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5.进一步加强相关制度建设,确保服务站点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不断提高。按照2017年下发的《六甲街道基层综合服务平台管理考核办法》文件,继续加强对基层综合服务平台的管理建设。指导各社区充分整合现有的人、财、物资源,确保平台运作完善,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6.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开展为民服务志愿宣传活动。分别到海华社区、陈家农贸市场、六甲农贸市场开展为民服务志愿宣传活动3次。 (二)深化服务、便民利民 1.按照省、市、区“最多跑一次”改革总体部署,六甲街道为民服务中心结合各窗口实际,将“最多跑一次”改革纳入重点工作,通过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简政放权,力求真正实现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跑一次”或“零上门”,着力解决群众办事难、手续繁杂,办事时限长等问题。2019年1月至11月“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共受理1707件,办结1707件,办结率100%。 2.积极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自2017年在为民服务中心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以来,街道为民服务中心结合实际,为办事群众提供饮用矿泉水、老花镜、雨伞、插线板、便民充电器、针线包、轮椅、免费纸笔等。咨询引导台工作人员每天热情为办事群众解答疑问,提供免费复印,引导办事群众到具体业务部门。2019年1月至11月为办事群众提供手机充电器15次、为办事群众提供老花镜13次、为办事群众填写申请表20余次、为办事群众免费复印身份证等35次。 (三)加强管理,优化服务,为创文献力 为继续助力昆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民服务中心(站)对照实地测评标准,在2017年的基础上,补充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标识标牌、台账资料,并督促11个社区为民服务站、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按照测评标准,对标对表,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以最佳状态迎接昆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工作。 (四)积极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 街道为民服务中心结合实际梳理“一窗式”办理事项5项,分别是:办理《云南省老年优待证》、生育服务登记、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劳动者从事个体经营或灵活就业的就业登记、临时救助初审。街道为民服务中心自2018年12月上线“一窗式”综合受理系统平台工作以来,截止目前共办理544件,其中:办理《云南省老年优待证》139件、生育服务登记267件、劳动者从事个体经营或灵活就业的就业登记件138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100%,未出现办结超时及群众投诉情况。 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2019年1月至11月初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办理服务事项8342件,其中:经济发展类2381件,社会事务类5870件,综治维稳类41件,党建群团类50件。接待群众咨询4225人次,群众满意率99.6%。2019年1月至11月社区为民服务站办理服务事项25349件,其中:经济发展类743件,社会事务类21420件,综治维稳类599件,党建群团类2587件。接待群众咨询3765人次,群众满意率99.5%。 2、“一窗式”受理工作初显成效。2019年六甲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多次接受各级部门的采访及指导:2019年4月15日上午,街道为民服务中心接受中宣部、省级多家新闻媒体,以“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主题采访,并于2019年4月18日在《昆明新闻》上播出采访内容;2019年5月9日下午,官渡区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周燕、区政府办主任张博到街道为民服务中心进行现场调研;2019年6月3日上午,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张学颖、相关专家、省政务服务局领导、市政务服务局局长李江、区常务副区长赵昆、区政务服务局领导等一行16人到街道为民服务中心调研“综合窗口”工作开展情况;2019年6月27日,长沙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一行38人到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及盘龙社区为民服务站考察交流。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存在问题:1.人员管理方面矛盾突出。一是中心窗口人员大多是由街道各职能部门抽调配备进驻中心的,实行双重管理。但人事关系、工资发放、考核奖励等与个人利益关系密切的事项仍由各部门掌握,中心管理手段的运用,奖惩手段的力度都比较薄弱。二是由各部门抽调进驻中心的工作人员既要承担部分办公室的事务,又要办理好窗口业务,精力有限,影响接办件的效率和服务质量。三是由于中心人员有限,部分窗口未配齐AB角,窗口人员开会、外出培训、报送材料时会出现人员空岗的情况。 2.系统不够优化,多个平台同时运行,事项重叠,信息重复录入,增加街道和社区服务站的工作量。 3.个别窗口工作人员服务质量、办事效率有待提高,纪律观念有待加强。对为民服务中心(站)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还不够。 下步工作打算:在下一步工作中,六甲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将结合工作实际,加强组织领导,采取多项措施抓实各项工作。 1.加强宣传引导,指导好办事群众和企业开展网上咨询、证照办理等工作。同时加强对各社区为民服务站工作的指导,做到业务更规范、办事更便民、效率更高效。 2.继续开展作风建设活动,着力从工作作风、工作纪律、服务态度等方面加强窗口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力争建设一支主动服务、热情服务、优质服务的窗口队伍,为打造便民、利民、“一站式”为民服务中心提供坚实的保障。 3.加强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以更加优质的服务提升个人和窗口的整体形象,提升服务群众满意度。 4.开通“绿色通道”服务,突出服务对象,优化服务平台,做好残疾人和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服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2019年度我单位未受到相关部门对本单位的奖励和惩处,未接受过事业单位法人绩效评估,无诉讼和社会投诉。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李艳琼  联系电话:13608801035 报送日期:2020年05月12日


主办单位: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昆明市官渡区云秀路2898号官渡区国投大厦1号楼6楼   联系电话:0871—6717373

运维单位:昆明信息港 0871—65390101  昆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0871—12345

滇ICP备19011957号-1   网站标识:5301110005   网站地图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