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www.kmgd.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15117762-202008-310301 主题分类: 教育信息
发布机构:  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0-08-06 14:59
名 称: 强化文体意识 提升语文素养——官渡区王蜃淋名师工作室线上学习研修第四期
文号: 关键字:

强化文体意识 提升语文素养——官渡区王蜃淋名师工作室线上学习研修第四期

发布时间:2020-08-06 14:59 浏览次数:263
字号:[ ]

繁忙的期末工作接近尾声,老师们即将迎来期盼已久的暑假。然而王蜃淋名师工作室的每一位学员依然保持着充足的学习热情,毫无松懈,在工作室主持人王蜃淋老师的引领下,学员们于7月27日至7月31日完成了第四期的云南大课堂“线上双名师”研修学习,为炎炎七月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学员们认真聆听观看了本期六位专家名师为我们呈现的精彩的课例、讲座以及答疑。线下,学员们认真记录、深刻反思;线上,大家继续于微信群内争先恐后的交流、分享所得。一派浓郁的学习氛围。通过学习及交流,每位学员都学到了不少先进的经验和有价值的知识,大家都受益匪浅。

第十直播间里,来自黑龙江的杨修宝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他的课例及讲座《强化文体意识,提升语文素养》。杨老师主要从文体意识的审思明辨和强化文体的方法策略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杨老师提出需打破“千课一面”等教学现状,提出文体有别,教法各异,还文本原本的模样,教师需在备课时就树立文本意识,根据文本特点设计教学,不提一些浅表性学生本身就知道的问题,同时,又结合统编教材的文体特点进行了阅读问题设计和朗读教学设计的讲解。杨老师呈现的课例《两茎灯草》、《一夜的工作》、《短诗三首》精妙的教学设计让大家深刻地领会到巧借文本学表达的重要性。

第十一直播间分别由方茹、罗蓉、张砾月三位本土小语专家针对本次“线上名师”项目式研修活动的前十场直播进行了总结,正如罗蓉老师所言,这是一场名师多、好课多、版块多的教学盛宴。十一直播间的三位专家为我们提炼出了前十位全国小语名师授课及讲座的精华,使大家更直观、更系统的领略了名师风采。方茹老师归纳了统编版教材的特点和几个侧重点;罗蓉老师结合名师们的讲座,着重强调了围绕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利用每课的课后练习落实语文素养,树立方法意识,将方法的学习与运用贯穿整个教学,将方法指导有机融入教学过程;张砾月老师提出建立系统思维方式,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三位专家就前十位名师的讲座进行了总结、提升和拓展,也使学员们对自己的课堂有了更深的思考。

来自东莞的彭才华老师和北京的张龙老师于十二直播间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观课老师们提出的部分问题进行了互动答疑。例如: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经典?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等等,这些问题也常常困扰着我们一线教师。两位名师耐心全面的解答,使学员们如获至宝。同时,张龙老师指出:任何事都是需要长期积累的,才能由量变转为质变,教学就像工匠打铁一样,教师必须要有精湛扎实的基本功,正所谓“打铁需要自身硬”。

听了杨修宝老师精彩的课例和讲座,我很有感触。杨老师讲座中提到的“泛语文”“千课一面”等语文课堂现状,都深深触动了我,让我边听边反思我自己的课堂,通过讲座让我深刻认识到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不同文体的文章整合教学,由“一篇”推演至“一类”,逐渐改善其知识系统和认知结构,这样的教学有助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另外,课例《短诗三首》,初读时仅仅是被诗歌的朗朗上口的文字吸引,但经过杨老师的点拨,真的让我感受到“母亲”浓浓的爱,让我同作者一样回忆起了童年,也深深体会了杨老师提出的用诗歌了解文体特点,用文体特点理解诗歌。

——官渡区关上第二小学 冷晓娴

杨修宝老师的讲座围绕:强化文体意识下的教学设计进行讲座。杨修宝老师以四下三单元现代诗三首的教学视频为例着重的讲了,文体意识的落实和教学设计。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以学生熟悉的“母亲’和“自然”为中心意象,展现了现代诗朗朗上口,悦耳动听、有节奏感、想家丰富,语言表达独特,饱含真挚情感等特点。语文要素是建构统编教科书体系结构的基石语文要素明确单元教学目标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都是教科书环环相扣的体系结构中的一环通过一课一课的学习,把学习要求一步步推进。同时文体教学要把握“度”,做到五个“不”

不要对诗歌中的意象过渡解读

不要过多探究诗歌的表现手法

不要过瘦拓展诗歌的知识

不要过多分析理解诗歌的独特语言表达

不要出视过于学术化、成人化的讲解评析

——官渡区福德中心学校 郑乐懿

第十一直播间反思

知道了语文要素是语文课程学习的重点。

1. 要落实语文要素:课后练习文中的泡泡、单元导语、交流平台后面都包含了语文要素,教学时我们会忽略。通过这次学习我知道了,落实到教学工作中。课后练习不能单独拿出来讲,而是融入到教学中一起进行。

2. 教学时落实语文要素,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习惯让孩子能规范的进行语言表达;这样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3. 树立方法意识。写人物要注意语言、动作和神态,每讲到一处,一个要点,要让学生有一个小练笔。把这种方法与教学有机的融为一体贯穿到整个教学中,这样孩子的写作能力在今后就会有大大的提升。小练笔的内容不要多,而贵在精,把所写的内容写具体,写详细。以前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小练笔,今后应该要牢记并且在课堂教学中显示出来。

——官渡中心学校 余秀芳

《两茎灯草》、《强化文体意识提升语文素养》,杨老师精彩的课例和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杨老师的整个教学环节很清晰,每一个环节目标很明确,首先听写词语,感知语言,所听写的词语是有目的,感受古白话文和现代文的不同,告知古白话文的语言特点,借助注释来理解词语,教会孩子学习方法;其次,品读人物,感悟语言,杨老师,提出一个重要问题,严监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抓住了对比,突出严监生的特点,感受吝啬的严监生。最后是探究写法,运用语言。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突出人物性格特点。(动作,神态,习惯动作,三番四抖)。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学习方法,运用方法,最后学生进行实操。杨老师的课例和讲座,让我想到了“整体”这个词。在以后的教学中,在备课时要改变过去那种只备一节课的习惯,按照单元备课,把一个单元看做是一个整体,整体安排和设计。要引导学生领悟编者的意图,理清一个单元的结构脉络,而不是教给学生一些知识的碎片。在教学一篇课文和一节教材时,也要整体建构。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把握一个单元和一篇课文,使知识在头脑中形成整体。从认识一类——把不同文体的文章整合学习,关注文章的结构模式,表达方式、习作特色,由一篇推演至这一类,让学生学习方法,运用方法,最后到达阅读与写作并重!

——官渡区关锁中心学校 杨志苹

《两茎灯草》《强化文体意识提升语文素养》杨修宝老师的微课层次鲜明,讲解课文时从品读人物、探究写法两个方面扣住主题,其问题层层递进,步步推敲,教授学生写人物这种文体的方法,也让我们学习到了问题递进的方式,以及传授知识时把握文体的重要性。《强化文体意识,提升语文素养》我认识到了文体的分类与认识对教学的重要性。我们要把握文体,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教学侧重点,只有先掌握文体,认清文体之后,依据相关文体的方法来落实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学目标清晰方向明确,这样我们教师:教会一篇,教会一类;学生也将学到方法,举一反三。

——西南大学附属官渡学校 胡文君

本周学习了杨老师的讲座,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整体”,以前我在上课时总是习惯于一段一段的讲,生怕把知识点讲漏了,更担心放手后孩子们学不好。因此,总感觉孩子们学习积极性不好,自己也很累。这次我认识到部编版教材的编排特点,也熟悉了教材的内容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文章,侧重的点不同,教学策略也不同。加强文体意教学,学生可以轻松地对语言词汇进行细致入微的体味,以及增强了口语表达能力。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把文章的思想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我们教师需要抓住文本特点,透过字里行间,理解课文的内在含义,了解写作背景。创设语境,增加孩子们的积累。搞清楚文中生字、生词、成语典故、语句等的含义,不要囫囵吞枣。望文生义。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情感的基调,这样才会准确地理解作品,才不会把作品念得支离破碎,甚至是扭曲文本内涵!

—— 官渡区大板桥中心学校 何雪芳

学者型研究型教师杨修宝是我的偶像,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两茎灯草》探究写法环节直指言语表达,学生先通过课文找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语句,教师再归纳方法,然后给出运用这一方法的具体例子让学生习得方法,最后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仿照例子进行仿写。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其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也符合习作教学的规律,即语言由感悟理解到运用的质变。杨老师的讲座教我们树立文体意识,用文体教课文,用课文理解文体,整堂课不提文体专业术语,却让孩子掌握文体规律。大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感。讲座中提到的“文体教学的十二个一”我会牢记在心,并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运用。

——官渡区关上实验学校 赵哲睿

《不同的风采,同样的精彩》通过学习,让我对统编版教材有了更明确的了解以及整体性的感知。明确了统编版教材在识字写字,朗读训练,阅读教学等方面的特点,同时也明确了统编版教学更重视课外阅读,表达的训练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渗透。统编版教材教学时要充分树立整体意识,树立大局观念,单元是用好统编版教材最小的整体,实施单元教学是必然要求,因此教学时应充分体现统编版教材的系统性、完整性、生动性和思辨性。

——官渡区新二中心学校 吴党琼

杨修宝老师的《两茎灯草》的微课,从一开始就很引人入胜:课前“平易近生”的问候,让屏幕前的我也为之动容屏息凝神认真听讲;打破常规地检查预习:简单明了的三个生词听写精准了突破了预习难点又拓宽了预习的思路,简直是高效有有趣;他的讲座《强化文体意识,提升语文素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文体—写人文章入手,紧扣“严监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层层推进的故事情节中来品读人物品质,结合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轻而易举地就让学生感悟到严监生的吝啬鬼形象,写作方法当然应运而生,回顾我之前听的他的《高效习作方法》越发觉得醍醐灌顶,可谓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范本之范本……

——官渡区关二小 李亚华

今天有幸听到了杨修宝老师的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文《两茎灯草》的微课及讲座《强化文体意识,提升语文素养》,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杨老师的微课讲解!他先从听写三个词语:监生、侄子、哥子开始,边听写边结合注释讲解词语的意思,并在此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古白话文的学习方法—结合注释理解古今异义词。紧接着,他又从文体—写人文章入手,又教给学生学习写人文章的方法即品读人物时,要抓住人物品行来读,在文中就是“严监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同时,杨老师通过“节约”和“吝啬”两个词语对比,严监生的家财万贯和“两茎灯草”和关键词组对比,引生品读出严监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吝啬鬼和守财奴!严监生的吝啬鬼的典型形象不禁让人印象深刻。品读完人物品质后,杨老师带领学生深入课文,探究学法,运用语言!他通过引导学生关注严监生动作神态、严监生临终前的习惯性动作和小说片段的设置悬念,层层铺垫,最后揭晓答案,最终归纳出严监生这一吝啬鬼经典形象的写作方法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运用到平时的作文中,让学生在模仿中创新运用!总之,杨老师的这次示范课依据单元习作和阅读要求,关注单元甚至是年段的语文要素和文体特点,精心设计,紧紧落实“学习”和“运用”这两个词。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既学习方法,又运用方法。他的课注重“阅读与写作并重”,符合统编教材的特点,20分钟的微课着眼于单元整体。学习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资源整合在这节微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受益匪浅又意犹未尽!真是妙极了!

——官渡区六甲一 小蒋青

通过本期的活动,各位专家名师深入独到的见解和追求专业发展的研究精神,深深震撼了工作室的每一位学员,再一次点燃我们的学习热情。我们珍惜且感恩这样的学习机会;我们将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因为热爱而坚持;我们因为研修学习而得以提升。

信息来源:官渡区王蜃淋名师工作室

主办单位: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昆明市官渡区云秀路2898号官渡区国投大厦1号楼6楼   联系电话:0871—6717373

运维单位:昆明信息港 0871—65390101  昆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0871—12345

滇ICP备19011957号-1   网站标识:5301110005   网站地图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