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学习视域下的深度教材研读——官渡区关上实验学校数学教研活动
2020年9月27日上午,我校组织小学部全体数学教师开展了关于“结构化学习视域下的深度教材研读”的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我校邀请到了罗莉老师为我们进行专题讲座。
首先,罗老师讲了深度教材研读研究的是单元教学、整体设计,在不增加课时的前提下要关注学科内部整合,优化教材结构并做适当的拓展。现阶段教育课堂的现状是学困跟不上,学优吃不饱,必须以知识结构体系为领域划分来研究教学,抓核心、用核心问题牵引课堂,将知识点连成线,然后在将线连成面,构建知识的承重墙。
其次,罗老师举了两个案例为我们详细讲解如何深度研读教材,第一个案例是《数的认识》,通过数可以分为整数和分数两大类延伸出小学阶段各种数,构建数的知识网络,找到知识的本质,用《商的近似数》这个课题详细解读了如何构建知识的承重墙,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么算?而不是单纯的告诉学生方法。接着又从“除法、分数和比”三个数学概念入手,对比三个概念的异同和具体运用,并教会我们如何让学生进行网络化学习。第二个案例《数的运算》的教学,关于数的运算的教学,从问题情境的引入、意义、算理、算法以及算律,最后问题解决。明白算理和算法同等重要,算法是算理的熟能生巧,算律是对算法的熟能生巧。通过一个互动练习“用6、2、3、4四个数组成一个式子,使它的结果为24”引入了小括号与四则运算的关系。然后通过“商不变的性质”让各位老师学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不局限学生的思维,引入特殊值“0”,充分感受运算有“0”的参与后运算结果是否会发生改变。最后通过“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这一课题,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把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归类,通过分类推动拓展变式练习,使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有效地、简便地运用起来。
然后,罗老师从找知识的前后联系,进行课前思考以及进行教学设想三个方面进行了备课指导,并通过列举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平均分以及包含分两种形式,教会我们如何寻找准确捕捉着力点。
最后,由关上实验学校教科室主任谭傲菡老师做本次数学教研总结,谭老师从(一)着眼整体,进行结构化教学;(二)着重本质,教什么?怎么教?教到哪里?(三)是着力思维。从三个方面充分归纳了本次教研活动的学习内容,并表达了对关上实验学校小学部全体数学老师的期许,希望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老教师能够传授宝贵经验,中年教师能够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新教师能够乐学好思,不断进取,谦虚学习。
本次数学教研活动使我受益匪浅,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现阶段的数学与十几年前已经大不相同了,我们必须深度研读教材,重梳理本质,重构建网格、重整体设计、抓准着力点,建好承重墙,方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学质量。
信息来源:官渡区关上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