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习型、研究型的新时代教师——“昆明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小课题”结题评审会在昆明市第一幼儿园召开
小课题研究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对于教师来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它的研究来源于实践,研究结果又能应用于实践,并且有效的指导教育教学。昆明市第一幼儿园的教师们立足课堂、立足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勤于动笔,不断发现创新,总结经验,积极申报昆明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小课题。通过一年认真地研究,于2020年10月10上午,在昆明市第一幼儿园东华校区多媒体教室召开结题评审会。参加评审会的专家有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项目规划办李庭辉主任、云南师范大学傅淳教授、云南省特级教师、《云南省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教师指导用书》编写委员会王珏主任。
赵淑琼老师主持的课题《3-4岁幼儿数学活动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在数学教育中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强调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李艳老师主持的课题《优化中班建构区域活动,提升师幼互动的有效性实践研究》,通过研究在中班建构区域活动中形成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策略,使中班幼儿在建构活动中的整体设计构思能力、建构技能以及和同伴之间共同构造的能力得到提升。谭薇老师就研究课题《E时代下缓解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策略》的成果进行了汇报和分享。
三位专家对三个小课题的研究情况、研究成果做了精彩的点评,给予三个课题良好的评价,并顺利结题。专家表示,小课题的选题来源于教师的教学实践,老师们细致观察、积极思考、认真总结,获得了理想的研究成果,推动了教育教学的发展,也让教师综合能力获得了提升。专家强调我们老师做课题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来源于生活,回归于教学;要量力而行,明确问题价值和意义。
“留心处处皆学问”,作为新时代的幼儿教师,我们应该不停思考、积极探索,勤于动笔,做教学的有心人,做教研的有心人,努力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的新时代教师。
信息来源:昆明市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