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新高考脉搏,抓实新教材教学——官渡区高中区域性“双新”历史集体备课团队第四次线下活动
2021年12月15日下午 ,官渡区高中区域性“双新”历史集体备课团队在官渡区第二中学颐贤楼6楼录播教室开展第四次线下活动。活动主题为:解析2020年、2021年高考历史学科海南卷,结合全国高考甲卷试题,分析新高考命题特点与趋势,探讨新教材教学的困惑及解决方法。
本次集体研讨由官渡区高中区域“双新”历史集体备课团队负责人官五中张亚东老师和官渡区历史教研员王德洁老师共同主持,主讲教师为官二中的杨绍兴老师。参加本次活动的除了“双新”团队成员以外,还有部分“双新”团队外的官渡区高中历史教师。
活动开始前一周,张亚东老师就将2021年高考浙江卷、广东卷、山东卷、湖南卷及2019-2021年海南卷分享给“双新”团队成员进行研析,为本次活动做好了前期准备。在此基础上,官渡区教师进修学校王德洁老师对活动设计的背景和流程进行了介绍。
活动在大家热情的掌声中拉开帷幕。第一阶段,来自官渡区第二中学的杨绍兴老师对2020年、2021年海南卷进行解析,并就海南卷和全国甲卷的试题特点进行了详尽分析。
杨老师围绕“时代热点的射影,教材改革的回音”这一立意,从试卷结构、题型、考查内容、试题设问等方面介绍了2021年海南卷的特点:在继承中创新,既保留了海南省高考历史学科试题的特色,又尝试新老高考衔接过渡。全国甲卷与海南卷呈现出一些共同的倾向,例如对“党史”“红色基因”“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解放”“中苏道路探索”等方面的考查。而2018年以来高考命题的一大新变化是吸纳新教材命题,体现出新课程改革与高考的有机融合。除了试题解析本身带来的思想冲击与共鸣之外,杨老师的看法也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他分享的几点看法引发了大家对如何使用新教材教学的集体探讨。
第二阶段,张亚东老师对杨老师的解析进行了总结,并就新老高考过渡中如何应对的问题,道出了大家共同的困惑,开启了现场激烈的讨论。
随后,张老师将话题引向当下高2023届、2024届历史教学如何有效开展的现实话题。来自官渡区第一中学的年轻教师代表段会超老师分享了个人在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教学中借助政治学科教材开展教学的做法。接着,几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依次分享了个人对不同模块教学的经验与做法:官渡区第一中学的王增永老师对选择性必修模块2《经济与社会生活》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对教材系统性处理的做法进行了分享指导;昆明市第九中学的王馨老师结合本校实际提出了面对艺术特长类学生教学的困惑与做法;官渡区第五中学的张辉老师交流了借助传统高考中高频考点对《中外历史纲要》进行整合的做法,体现了应对新老高考过渡的稳中求变;昆明市第十六中学的谢云祥老师则从高位理解新课程实施对中学历史教学新时代到来的意义,认为面对变革,历史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应对。
“双新”团队成员对各位教师的分享与交流产生了共鸣,在方法上实现了共享,在思想上发生了碰撞,在行动上有了更加明晰的方向。最后王德洁老师进行了总结,对官渡区高中区域性“双新”历史集体备课团队的研讨活动予以了肯定,并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了解初中教学,研究初高中教学衔接,主动应对课程改革与高考变化,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扎实做好基本功,势必能够在改革大潮面前做到有的放矢,确保个人及我区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在官渡区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在张亚东老师的带领下,官渡区高中区域性“双新”历史集体备课团队又完成了一次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研讨。
信息来源:官渡区教育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