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www.kmgd.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15117762-202112-486062 主题分类: 教育信息
发布机构:  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1-12-24 10:16
名 称: 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官渡区东华二小老中青语文教师展示课
文号: 关键字:

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官渡区东华二小老中青语文教师展示课

发布时间:2021-12-24 10:16 浏览次数:435
字号:[ ]

天行有常,周而复始,如期而至,是为追寻美的约定。2021年12月21日上午8点,在官渡区东华二小报告厅内, “双减”之下,守望课堂主阵地,让每个孩子与美相遇相伴——东华二小老中青语文教师展示课活动”拉开帷幕。云南省特级名师施锐老师,钱云春校长以及全体语文老师参加了活动。

首先进行展示的是邓丽娟老师,她和五(3)班的孩子们一起为大家带来《猎人海力布》。邓老师的课堂深入浅出,从四个方面给我们以启发:

一是扎实基础,在具体语境中感受语言的“美”。邓老师在检查预习时,聚焦词语,将它们分别放入生活语境和课文语境中,引导学生学有所用,用有所学。

二是厚本变薄片,用人物串联法体会归纳的“美”。在落实“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这一语文要素时,邓老师注重循序渐进,让学生先默读,接着找主要人物,再拟定小标题,最后用任务串联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学生用精简的语言来讲故事。

三是层层深入,在创造性复述中领略表现的“美”。邓老师结合《交流平台》的提示,创造性地给学生梳理了“创造性复述”的层次,比如“复述人称上的创造”、“复述顺序上的创造”、“复述形式上的创造”。

四是拓展延伸,从不同区域民间故事中感悟传承的“美”。从《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到《阿诗玛》,邓老师引导学生多阅读,多复述,让中华民族优秀的民间故事流传下去。

第二节课是三年级的陆霖霖老师带来的《大自然的声音》。陆老师开课设疑,用问题“大自然赐给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你发现了吗?”导入,鼓励孩子们畅所欲言。接着以读代讲,无论是词语理解,还是文章讲解,都让孩子们从读中感悟,以疑促读,以读促思,读思结合。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陆老师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结合课后习题找准切入点,讲解字词时方法多样,拆词解字、根据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讲解文章结构时搭建支架,抓住中心句,讲解总分结构,渗透写作方法;在让学生积累生动语句时,设置情境伴奏朗读,抓关键词背诵法。整节课可谓是打开有道,潜入有法,贯通有魂。

第三节课,青年教师张颖楠带来了《枫桥夜泊》。张老师教学时亲切大方,教学设计别出心裁,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中华文化。

解读文字时,张老师深挖字眼,从“无眠”处展开,从“对愁眠”的“对”字娓娓道来,让学生感受到了“以我观物”审美意境。解读意象时,张老师以“愁眠”和“钟声”中为着力点铺张开去,启承转合中,让学生在凄冷的愁眠中,感受诗人心境。体会情感时,张老师层层深入伴奏朗读,用教师范读,师生对读,在想象中读,在读中感受孤独诗人的惆怅与温暖。

短短一节课,学生感受到的是语言的博大精深,厚重文化的积淀,进而诠释中国经典诗词文化的魅力。

三节课后,刘文莲老师、王芳老师、陶秋悦老师用自己细致入微的观课视觉,分享自己听课后的所思、所得、所感,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评课盛宴”。

随后,施锐老师为此次展示课进行评课。施老师总结这三节课是“三有”课堂,是有智慧的课堂,是有态度的课堂,是有学习过程的课堂。施老师也为年轻老师们提出了要求:年轻老师要眼睛里写满教学的故事,脸上却没有忧愁的风霜;仪态端庄大方得体;洋在脸上的是自信,长在心底的是良知;融进血液的是为师的骨气,刻进生命的是为师的坚持。

最后,东华二小钱云春校长为此次活动进行总结。钱校长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用专业成长共同体助教师华丽提升。在这个共同体中,老师们既是良师又是益友,既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又有勤勉好学的优良品质,每个人都实现个人的华丽提升。对于教师而言,教育就是扎扎实实、本本分分、安安静静、不浮不躁,从而才能在专业成长的路上走得漂亮。

努力不必张扬,成果自会发声。教育犹如一场修行,教育的追求不能回头,哪怕“畏途巉岩不可攀”,也要“会当凌绝顶”,哪怕“无人会,登临意”,也要“猛志固常在”,从“见贤思齐焉”中汲取“九万里风鹏正举”的力量,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终有“山衔好月来”的一日。

信息来源:昆明市官渡区东华二小

主办单位: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昆明市官渡区云秀路2898号官渡区国投大厦1号楼6楼   联系电话:0871—6717373

运维单位:昆明信息港 0871—65390101  昆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0871—12345

滇ICP备19011957号-1   网站标识:5301110005   网站地图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02号